联想王光熙:CVC是突破“创新者窘境”的关键途径

关注
从“科技瞭望塔”到双向赋能:CVC打造创新生态范式

从过去十多年的投资生涯来看,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光熙观察到了几个趋势。

一是硅基智能的爆发,带来了大量新机会。他认为,今年有“DeepSeek Moment”,未来两三年空间智能模型、具身智能等内容会大量涌现。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AGI会渗透各行各业,为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是世界进入了超级科技大工程时代。比起过去的“科学发现”,现在的科技创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已然进入科技大工程时代,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因此,联想创投每年都会迭代认知。

王光熙特别强调与年轻一代创业者的交流,“交流不一定马上转化为订单,但碰撞的过程非常有价值,我们的企业高管能从年轻创业者身上看到很多闪光点、新趋势和创新思想,包括企业文化、战略转型、生态变化等。”

最后,王光熙感触颇深的是,CVC已经成为科技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难以忽视的创投力量,投资业务能和集团的生态重合越来越多,推动突破“创新者窘境”。

image.png

以下是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光熙在创业邦2025DEMO WORLD企业创新创投大会上的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01、硅基智能爆发,是最大的变量

联想创投成立于 2016 年,是联想集团旗下的全球科技产业基金。2018年,在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的号召下,我们与众多兄弟机构一同成立了 CVC 联盟。作为联想的 CVC,我们十多年来始终专注于两件事:一是坚持早期科技投资,二是配合集团生态,与创新企业进行互动、赋能和孵化。

联想集团大生态的现有业务与CVC投资版图,虽不完全重合,但我们希望其交集持续扩大。这是因为所有大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挑战,那就是新业务、新的创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有创新和成长的烦恼,也就是所谓的 “创新者窘境”。

很多 CVC 会围绕产业链进行上下游布局,我们也不例外。不过,联想创投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更希望专注于投资整个大 IT 和 TMT 产业的未来。这样一来,我们既能通过 VC 投资和内部孵化模式,持续寻找优秀的早期科技创业项目,做好联想的“科技瞭望塔”;另一方面,IT 领域高速成长、具有高潜力的产业机会,也能为集团带来很多关于新创新、新方向的启示。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推动,让“联想集团现有业务”与“联想创投投资的IT未来”这两个圈的互动和重合越来越多。

当然,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和其他投资机构一样,都有追求下一个伟大的科技创新、科技创业者和科技企业的梦想。

接下来谈谈我们的投资方向。我们每年都会对行业进行迭代,其实我们投资 AI 的时间很长,从 2011 年投资旷视科技开始,已经投了十多年。最早的一批人工智能企业中,大多数我们都有投资。

最近几年,硅基智能爆发作为重要变量带来的新机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内,硅基大脑领域可能会保持快速且动态的变化。今年我们看到了“DeepSeek Moment”,我觉得未来两三年,我们会看到与硅基智能相关的,包括空间智能模型、具身智能等内容会大量涌现。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未来十年来看,AGI 带来的无限可能更是让人憧憬。同时,我认为这也会给各行各业带来变化,AI发展将大幅推动人机协同,各类智能体将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独特作用,AI 将以数字形态或物理形态赋能人类,成为数字员工、机器员工,与人类在各个场景中互动、共存、协同。

我认为这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大主题。

联想是一家算力企业,我们发现这一波硅基智能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底层基础设施的核心非常清晰,除了算法、数据之外,算力和能源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过去四五年,联想创投一直持续关注算力底层的创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 CPU、GPU,我们还持续关注一些新的变量,比如存算一体、Risc-V、类脑科技、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这些对未来 AI 基础算力的演进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还关注其他前沿方向,比如立体大交通,这与 AI 关系密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自动驾驶也终于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真正买得到、用得上的东西。与之相对应,我们提出了立体大交通的概念,包括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这是人类持续探索星辰大海的梦想,我觉得在 AI 和硅基的加持下,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 AI、新兴传感和机器人的赋能,这会带来以医疗健康为代表的整个健康产业的机会,比如医药研发、合成生物、细胞基因治疗,还有脑机接口。我们最近刚投了一家做脑机接口的企业,未来脑机接口会把碳基和硅基有机结合起来,这就不仅限于医疗大健康领域了,会和 AI 有很大的结合点,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会。

02、创新进入超级科技大工程时代

过去十多年我们一直专注于投资原始创新,很多项目都是从院校出来的教授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前有科学发现,未来需要更多科学发现和超级科技大工程,两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会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每年都要做行业研究的原因,在超级科技大工程时代,科技迭代的步伐非常快,所以我们每年都会留出一个季度的时间,不断跟踪、迭代我们对行业的认知和展望。

作为科技 CVC,我们要和集团战略紧密协同。5 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上海的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集团重要战略,主要是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其中包括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联想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及新一代联想推理加速引擎。。以混合式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体为基底的智能体矩阵,将是集团未来的战略重点。基于此,我们围绕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过去几年在产业链的各个层面都有大量布局,从产业链最底层的算力、上面的架构、再到应用。目前,在这三个方向上,我们已经和接近 30 家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

举几个例子,在底层算力方面,被投企业和联想在很多项目上合作非常深入。上周科创板IPO受理的沐曦、摩尔线程也和联想有很多合作。比如沐曦,我们不仅在云端有合作,在边缘侧还共同定义了DeepSeek一体机。

在更新的方向,比如边缘侧和端侧,我们一直在寻找新型低功耗的dNPU 芯片。我们投资的后摩智能,就是做存算一体的,我们正在共同开发 AI PC 上的超低功耗端侧算力芯片。再往上一层,在模型和基础软件层,像智谱等大模型公司都是我们的被投企业。

基础模型很重要,但还有一点大家可能不太重视,就是模型要和底层硬件以及上层应用实现深度对接,离不开很多能够做好模型优化、硬件适配和算法优化的公司,比如我们投的无问芯穹、清程极智等,这些公司能够把硬件厂商、基础模型厂商、联想整机系统厂商以及应用厂商有机地配合起来。在国内计算架构多元化的现状下,这类公司的能力和存在的价值在未来几年会非常重要。

我们和集团的研究院、各个BU开展了很多合作,包括多模态大模型、3D 堆叠芯片、云边端协同等方面的联合实验和协同。我预计今年和这类底层企业在 AI PC 上的量产数量可能会达到几百万甚至接近千万的体量。

在应用侧,方向非常多,我举一两个例子。比如联想企业智能体,我们给很多企业提供 AI 的 Agent,也有很多合作方,我们会拉上这些被投企业,一起帮助客户从 AI 底层架构到开发平台,再到 Agent 研发迭代等,打造全栈式完整的可交付解决方案。更偏消费级的,比如 AI PC,我们推出了很多全新的生产力工具,帮助 AI PC 客户打造 AI 原生应用,像视频多模态、3D 等方面的应用,随着 AI PC 出货量越来越大,这些应用能给用户带来 AI 时代的原生新体验。

03、CVC成为科技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科技 CVC,我们很幸运过去十多年一直投资科技企业,秉承着对科技的信念和CVC定位。最近几年,随着新质生产力和以科技为主导的国家新发展阶段的到来,我们看到新质生产力不仅引领了经济上的很多变化,也为科技创业者和科技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天地。

从一些行业调研数据来看,大企业 CVC 在投资专精特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领军作用,或者说是积极的践行者。有两组数据:我们在管的200多家被投企业中,上榜国家和省市级专精特新的有 120 多家,国家“小巨人”级别大概有 50 多家,数量每年以十多家的速度增长,比率非常高;第二,独角兽类企业的投资比率接近 28%,在行业里名列前茅。但关键的是,这些企业中以科技为底色或关键竞争力的比例非常高,占到独角兽类企业列表里的九成以上,这说明科技创新能够带来社会和资源上的高度认可,从 CVC 到财务机构,大家都愿意用实实在在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这类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企业。

所以我们坚定地认为,未来作为科技型企业链主,我们要持续以这样的模式,不仅为自己的生态圈做贡献,也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接下来我想讲讲,作为联想创投,我们如何从实践角度帮助被投企业实现与集团的双向赋能。

过去十年我们做得特别多的一点是,拉着很多被投企业年轻的创业者 CEO,和集团各个维度、各个领域的专家、高管保持频繁深入的交流和学习。这不一定马上转化为订单或生意,但碰撞的过程非常有价值,不仅对被投企业,我们的企业高管也能从年轻创业者身上看到很多闪光点、新趋势和创新思想,包括企业文化、战略转型、生态变化等,都是在交流中获得的。我们每年还会举办 CEO年会,目的就是让大家在一起互动交流,构建网状的竞争优势。

在生态赋能方面,过去几年我们和集团不同部门打造了一些生态计划,目前三大生态计划已经有了很多不错的案例和实践。一个是星辰计划,由联想创投和联想中小企业事业部联合发起,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资金、研发协同、业务拓展、战略制定等,已经连续做了几年,每年都会举办创业大赛,还有评奖、投资、联合开发标杆创新产品等。

另外两个是光明计划和火种计划,由联想创投和联想全球制造与工程团队联合发起,主要落地在联想的深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火种计划聚焦更早期的创业项目,帮助提供产品定义、工程开发支持、概念验证等,尤其是为学校里出来的教授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光明计划服务的阶段更靠后,因为我们在深圳光明区有一个柔性生产制造基地,重点扶持成长期企业,尤其是需要批量做硬件生产和出货的企业,帮助它们做量产转化,解决早期小批量落地过程中实验成本高、没有厂房、缺乏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能力的问题。

举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前几年我们投资了一家叫钛方科技的公司,做的是弹性波传感器,最早用在飞机上,和消费行业没什么关系。我们从投资开始,就促进他们和联想的合作,2019 年起,其产品陆续在应用在联想笔记本电脑上,从边缘性产品到主流甚至旗舰产品,取代原来的 Touch Pad 模组里的关键部件。通过过去五年在消费电子主流产品上的试验和落地,去年和今年他们开始进入汽车和新能源电池这两个重要的大产业。不仅如此,我们的合作还进一步升级,联合定义研发了一款新的三合一触控芯片,替代了过去的触控和力控芯片,通过这个合作,我们把他们从普通的联想二级供应商变成了一级供应商的模组供应商,同时这款创新性的三合一芯片还帮我们的模组节省了 10% 的成本,这在消费电子产业里是很大的进步。

这类渐进式的双向赋能合作,帮助被投企业进行跨界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在我们的三大计划中已经有了很好的标杆案例,我们也致力于把这类案例不断复制到其他被投企业中。

每年南总都会在创业邦大会上发布 CVC 报告,很高兴看到这几年 CVC 投资在南总的报告里一直是重要的存在,并且逐渐占据更高的比例,成为一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产业资源对于相关产业的认知,以及对创业团队在资本之外的更多助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联想集团整个生态对 CVC 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做好“科技瞭望塔”的功能,随着与集团生态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到今年为止,我们每年与集团生态的战略合作规模也达到了非常大的体量。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说,CVC 已经成为科技大企业的一个重要核心竞争力。

我们不仅要发挥好生态赋能和“科技瞭望塔”的作用,还要打造一个共同成长、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圈。很高兴在南总的带领下,我们有了 CVC 联盟,CVC 已经成为很多领军企业的标配,未来也能在科技创新和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相信,CVC 创新能够和大家密切合作,打造更好的科技生态,反哺产业,支持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