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好餐厅,都懂点氛围经济学

关注
餐厅的后厨,决定了我们跳下来之后,落地的体感是否扎实。但餐厅的“氛围感”,决定了我们最开始,是否愿意为你纵身一跃。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来源:刘润(runliu-pub),作者:景九,编辑:歌平,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这年头要开好餐厅,你还真得有点绝活。

什么意思?看图。

(素材来源,抖音:旅行者爆哥)

这是前段时间,同事给我看的一个视频。我不由得感慨。这年头,想开家餐厅,竞争也太激烈了。下雪飘花不算完,还要换衣服搞穿越剧。

不,等等。看这装修,还有演员,他们还得表演剧情。这,得花多少钱啊?投入这么大的成本,图什么呢?

其实,谜底就写在谜面上。餐厅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

塑造“氛围感”。

是的。氛围感。这个词,你可能听过很多次,但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餐饮这门生意。

换句话说,现在的好餐厅,都懂点氛围经济学。

为什么这么说?

这要从,你出门吃饭开始说起。

01

为什么说今天,氛围感越来越重要了?

如果有天。你心情不错,想出门吃顿好的。

可是,打开手机,几十家店,几乎清一色满分,都是“本地人私藏”、“好吃到流泪”。朋友能一口气推荐五家火锅,这个毛肚脆,那个锅底香……挑哪家呢?你犯了难。

今天,好吃的餐厅,实在是太多了。

当“好吃”不再稀缺,想让人花一两个小时到店吃饭,餐厅必须得拿出来点更直观、更具冲击力的东西。

比如,一抬头,看到一道菜坐着“过山车”来到你面前;比如,推开庭院的门,听到微风吹过的沙沙声;又比如,身穿汉服的演员,在你面前舞起水袖。这些细节,单独拿出来可能不起眼,但叠在一起,就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情绪场。让你放松,让你高兴,让你觉得“值”。

这个情绪场,就是:氛围感。

吃饭,也从满足“功能需求”,升级为满足“情绪需求”。一旦情绪被满足,你就会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来、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是的,拍下来。短视频,就是氛围感突然变得这么重要的原因。

过去,餐厅的氛围感再好,别人不来店里也体会不到。靠图片文字,很难感受到烟火气。评分呢?又真假难辨。甚至很多人吃饭,都不敢选高分餐厅,觉得那是刷的,中间分的餐厅,反而才真实。

那怎么办?那就,看视频吧。短短15秒,就把过去几百字、几十张图都说不清的“氛围感”,堆到你眼前。

(素材来源,抖音:乌鸦你好乌鸦再见)

所以,今天的餐厅,不得不同时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热气腾腾的线下餐厅。一个,是充满着视频和点赞的线上直播间。

我们的年度演讲,会花很多钱搞一个40米的巨型屏幕。这个屏幕,不仅是为了线下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为了留住线上观众的注意力。餐厅,也是一样。餐厅精心设计的氛围感,就是那块留住你的40米巨型屏幕。

靠“好吃”留住你的胃,是餐厅的基本功。靠“氛围感”抓住你的心,才是餐厅的杀手锏。

02

那现在的氛围感,都进化成啥样了呢?

最近,抖音生活服务发布了“心动榜餐厅”榜单。榜单里,有三千多家餐厅。它的结果,更多基于短视频的点赞、评论和餐厅的团购销量。换句话说,它衡量的,不再仅仅是菜好不好吃,也是餐厅的氛围动不动人。

基于心动榜单数据,结合对当下消费趋势的调研洞察,抖音生活服务又进一步提炼了4个氛围餐厅关键词:

1)东方美学。2)山野自然。3)松弛时髦。4)未来先锋。

具体怎么理解?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素材来源,抖音:十五好饿)

看图。走进这家“叙宴”餐厅,今天的主题是哪吒。换上汉服,你就不再是食客,而是赴宴的王公和贵人。从陈塘关到东海龙宫,吃每道菜前,都能看段表演。这一两个小时,表演比菜品重要,入戏比吃饭重要。

用“老祖宗审美”,接住大家对中式文化的向往。这就是:东方美学。

这几年,大家越来越喜欢传统中式文化了。不光因为文化自信,更是因为在焦虑的当下,它的“雅”和“静”,成了越来越多人期待的内心状态。根据数据,2025上半年,带“宫廷风”、“国潮”标签的餐厅GMV同比增长31%。

而叙宴,就把这个逻辑做到了某种极致。为了让你持续复购,它必须不断推出新主题。吃完“哪吒”,还有“山海经”,成本巨大。但回报,是你不会拿它和火锅店比“性价比”,而是会和一场话剧比“值不值”。

(素材来源,抖音:小张在路上)

这是大渔·TAIRYO 18·花园自助餐厅。进门一拐,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庭院。坐下,长舒一口气,人也像紧绷很久的弹簧,终于放松了下来。

每次来吃饭,都是一次回归自然的微度假。这就是:山野自然。

城市里压力大、节奏快,于是很多人喜欢“钻进山里”。包括我。面对大自然,感受自己的渺小。很多烦恼,就算不上什么了。当然,在商场、在景区,开辟“花园”的代价,就是高额的租金和装修成本。但如果能在好吃之外,提供身处自然的治愈感,顾客也更有可能支付更高的溢价。

(素材来源,抖音:咸鱼不是keii)

这张图,来自喵塘主麻辣烤鱼餐厅。一进门,音乐和鼓点就把你裹了进去,看看四周,巨大的显示屏和光栅,流光飞舞。

用丰富的感官刺激,把你从日常琐事中拽出来。这就是:松弛时髦。

很多时候,我们人下班了,大脑却没下班。怎么办?那就用更强的信号,覆盖它。当眼睛和耳朵被占满了,就没空想烦心事了。但为了提供更好的抽离体验,他也必须放弃那些追求安静的顾客。根据数据,今年上半年,各种小酒馆支付订单数,同比增长15倍。

(素材来源,抖音: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

这里,是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主题餐厅。银白色的金属,环形的灯带、层层叠叠的复杂结构,让人都有点分不清天花板和地板。

用各种光怪陆离的记忆点,不断制造惊喜。这就是:未来先锋。

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琢磨,怎么证明“自己的生活更有趣”。所以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它把装修的预算,放大、再放大。一旦风格过时,改造成本很高。但回报就是: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经过了精心构图。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出片”。

东方美学,提供的是“认同”。山野自然,提供的是“治愈”。松弛时髦,提供的是“释放”。未来先锋,提供的是“新奇”。

这四个词,不只是装修风格,更是当下消费者对生活的真实情绪需求。

嗯,理解了。那么我如果也开餐厅,在好吃的基础上打造氛围感,具体该怎么做呢?

03

开餐厅,要像导演一样思考

在仔细看完榜单的几十家餐厅之后,我整理出了几点建议。可能不全,但供你参考。

1)找准餐厅“人设”。

要打造氛围感,首先得清楚:顾客坐下来之后,第一时间的感受是什么。是放松、治愈,还是新奇、惊叹?

这个感受,就是餐厅最重要的“人设”,也是所有动作的发力方向。

2)设计体验记忆点

看完电影,你印象最深刻的,大概率不是主角的名字、复杂的剧情,而是某个特定的画面。比如《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在船头张开双臂的定格。又比如《捕风捉影》,几乎从没被打败过的成龙,捂着脖子倒下的瞬间。

这些画面,就是电影的记忆点。你的餐厅,也需要设计这样的记忆点。

开餐厅,你得像导演一样思考。思考每位顾客,都能拍出什么样的视频和照片。

3)用好抖音这个放大器。

今天的抖音,不单单是一个内容平台,更是体验和生意的放大器。

它可以放大:心动、转化、口碑。

把之前设计好的记忆点拍成视频,发布在抖音上,之前只能被口口相传的氛围感,立马全网可见。这就是,放大心动。顾客刷到视频心动了,再用一张团购券,把心动,转化为到店行动。这就是,放大转化。当10位顾客到店、体验超出预期,也会拍下自己的版本再次分享,为你带来100位顾客。这就是,放大口碑。

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增长飞轮,由此出现。

无论哪一环遇到了问题,你都可以看看榜单上的餐厅都是怎么做的。因为心动榜上的餐厅,无疑是让这个飞轮,转得最快,也最好的那一批。

最后的话

今天开餐厅,光把饭做得好吃,可能已经不够了。

因为,今天的我们,早就不满足于吃一顿饭。我们需要的,是用一顿饭的时间,从疲惫的日常里,跳出来一下。

餐厅的后厨,决定了我们跳下来之后,落地的体感是否扎实。但餐厅的“氛围感”,决定了我们最开始,是否愿意为你纵身一跃。

氛围感,正在或多或少地,成为餐厅经营的标配。尤其,是消费者时间越来越宝贵的今天。氛围感,这个能把顾客,从手机屏幕前“拽”到餐桌前的理由,就显得特别珍贵。毕竟,走进店里的消费者越多,做高利润的可能性才越大。

今天要开餐厅,不光要刺激味蕾,还要打动人心。

祝你,既能用味道填满他们的胃,也能用氛围感点亮他们的心。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