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砖瓦厂到年入2700亿,奇瑞汽车终于敲钟了!

关注
连续22年出口量第一。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奇瑞汽车经历20多年长跑,今天终于登陆港交所。

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开盘市值近2000亿港元,一举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创始人尹同跃在35岁(1997年)创办奇瑞,如今他已年过六旬,从黑发到白发,从燃油车年代到新能源车时代。早在2004年,尹同跃就尝试冲刺IPO,直到今天,他才如愿以偿。

2024年,奇瑞汽车的业绩表现亮眼,销量近230万辆,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排名第二;年收入2699亿元,净利润143亿元。并且,自2003年起连续22年出口第一。

在将近30年中,不少早期投资者已纷纷退出了股东行列,目前安徽芜湖投资控股、立讯精密,是前两大机构股东。

目前,奇瑞汽车的燃油车收入占比较大,2024年占比83%,新能源车占比17%。本次香港上市,其中7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汽车的新能源化、智能化。

从30万启动资金做到中国第一

60后尹同跃,毕业于如今的合肥工业大学,曾是一汽颇有潜质的车辆工程师。

受当时安徽芜湖市副市长詹夏来的感召,尹同跃回到安徽创办了奇瑞。起初,尹同跃的创业条件艰难,地点在芜湖废弃的破砖瓦厂,四周是水塘和淤地,启动资金仅30万元。“没钱,没人,没技术,一切都从无到有。”尹同跃曾回忆。

年轻时的尹同跃

当时为了攻克燃油车最关键的发动机技术,芜湖市政府帮助奇瑞,斥重金3000万美元,买了一条美国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由外国专家负责调试,但是外国专家工作并不上心,产线建设进度一度停滞。

能不能不靠外国专家,自己完成发动机生产?面对詹夏来的询问,尹同跃立下军令状。“干不成,跳长江!”

经过一年半的奋斗,奇瑞的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点火,众人欢呼雀跃。

掌握了发动机技术,整车制造自然也不在话下。上世纪之末的1999年12月,奇瑞的第一辆白色轿车——风云000001驶下生产线,奇瑞开启了自主造车的新征程。

风云汽车

奇瑞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在2003年,当时推出了一代神车“奇瑞QQ”。在当年轿车价格普遍在10万元以上时,奇瑞QQ的价格仅仅是它们一半以下,售价不到4万元。在接下来不到10年时间,奇瑞QQ的销量超过100万辆。

奇瑞对乘用车的新能源化也早有布局。早在2009年,公司就推出了新能源电动车S18,但是它的新能源车业务发展并不顺利,其新能源车销售收入占比,截止到2024年才20%左右。

奇瑞对汽车出海的布局也非常超前。公司刚成立不久的2001年,就把风云轿车出口至叙利亚。

虽然奇瑞已是国内最知名的车企之一,但是它的IPO之路是一波三折的。早在2004年,奇瑞汽车尝试冲击上市,但因多方利益的冲突导致奇瑞上市一事一拖再拖。

2008年,奇瑞完成公司制改革,做好了一系列的上市前准备工作。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它的上市计划再度中止。

2010年左右,原本准备再次冲刺IPO的尹同跃,公开表示由于市场不理想和关联交易的因素,奇瑞并未如期推进IPO。

2016年,奇瑞计划借壳海螺新材上市,但这条道路依然未走通。

2019年,奇瑞引入青岛五道口投资,希望借力登陆资本市场,但最终未能如愿。这时,立讯精密斥资百亿元接盘,投资了奇瑞。

尹同跃曾在内部会议上,明确提出将企业高质量上市作为公司首要任务。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

安徽国资是最大股东,许多早期投资人已退出

奇瑞发展至今经历了多轮融资。睿兽分析显示,早在2000年,安徽芜湖投资控股就给于奇瑞天使轮资金支持。

在此后多年,奇瑞汽车获得了多轮大额融资。2007年,奇瑞汽车完成了2.26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华投资和湖山投资;2009年,鼎晖投资、渤海产投、中国华融等联合投资近15亿元,公司完成了B轮融资;不久之后,奇瑞汽车接受了大连汽车、开封投资、常熟港建的超30亿元投资。

不过,不少上述股东,包括同华投资、湖山投资、鼎辉投资、渤海产投等已经退出。这些投资者多在2010年~2017年,向奇瑞控股转让了自己所持有股份。

2016年,兴业基金独家投资15.5亿元,为奇瑞的C轮注资。不过,该基金也于2022年将股份转让给奇瑞控股,退出了股东行列。

目前,奇瑞汽车的财务投资者还包括五道口投资、火眼投资、IDG资本等。创业邦从IDG资本了解到,IDG在2023年和2024年初两次投资奇瑞汽车,并安排投后赋能团队持续在深度国际技术合作、欧洲主流市场开拓、股权资本结构优化、新业务拓展布局等方面助力。

奇瑞汽车的股东名单上有不少产业投资方的身影。这其中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立讯精密等。

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是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供应商,分别占股3.15%和1.66%,双方都宣布和奇瑞汽车进行就乘用车、重卡、物流车等产品进行合作。

立讯精密更是奇瑞汽车一位大股东,占股比例高达16.83%。作为“苹果产业链”巨头,立讯精密为何大举入股奇瑞汽车?其实,立讯精密已悄然开拓汽车制造业务,按照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春来的战略,它要成为新能汽车ODM制造的供应商,它还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该项业务。

在奇瑞汽车的股东列表中,陪跑最长的是安徽芜湖投资控股(2000年),也是最大的大一股东。现在,芜湖投资控股占比21.17%。

2025年初,奇瑞汽车完成了一次股权结构调整。在此之后,本次港股IPO上市主体奇瑞汽车,就无实际控制人,而公司管理层成为了“公司实际控制人”。

奇瑞汽车的排名前5股东分别为芜湖投资控股(21.17%)、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18.25%)、立讯精密(16.83%)、安徽信用担保(9.97%)和安徽投资控股(5.20%)。

连续22年出口第一,仍以燃油车为主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开始拥抱全球市场。那时,刚刚创立奇瑞汽车的尹同跃考虑到:中国也要打造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汽车品牌。

2001年,一家叙利亚车商在北京看中了奇瑞推出不久的风云汽车,并订购了10辆。这10辆汽车经由天津港口出口,进入了中亚市场。

在此之后,尹同跃就未停止出海的步伐,而是越走越好。2003年,他就设立了国际部,当年出口1200多辆汽车,首次成为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车企。在此之后的22年,奇瑞始终保持着中国车企出口第一的头衔。

2003年起,奇瑞就在伊朗盖起了一个汽车整车厂。之后两年,它进入了巴西、智利、阿尔及利亚、俄罗斯.....现在,它的汽车已经销往100多个国家。

如今,它的制造工厂已触及马来西亚、巴西、西班牙、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奇瑞一方面会与当地OEM服务商合作,将KD套件(已散件形式出口并在进口国组装的汽车零部件)运至当地工厂进行组装和销售;另一方面,奇瑞和当地OEM成立合资公司,KD套件会在合营公司中组装和销售。

2024年,奇瑞和老牌车企EV MOTORS建设的合营工厂,该工厂已在当年12月正式下线第一辆车,成为首家在欧洲完成生产的中国车企。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汽车市场由于俄乌战争,美欧日韩的车企纷纷退出这一市场,这为中车企留下了巨大的机会。在2023年,俄罗斯每卖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中国车,其中卖得最多的就是奇瑞汽车。

近3年,奇瑞汽车的海外收入占比大约40%,2024年海外收入为978.68亿元。

从车型销售情况而言,燃油车收入1878.91亿元,占整体收入约70%,仍是奇瑞汽车的主要产品。2024年,新能源车收入占比约20%,为589.31亿元。

和其他传统车企一样,奇瑞汽车也面临着向新能源车转型的压力。本次港股IPO融资,主要资金就在于向着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转型。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