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村拌饭把预制菜玩通关了

关注
演的过于离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绿牙齿 半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连吃了好几天的米村拌饭。

不是因为觉得好吃,味道就那样,甚至感觉除了服务员基本都是预制的。

但我发自心内的不觉得有问题。

因为他们已经用尽全力演了。

米村拌饭,简直是预制菜的亲爷爷。

真的,我越吃越觉得6,而且哪怕你知道一切都是预制的,你也服气。

米村拌饭的核心竞争力是那个【石锅】。

呲溜呲溜,热气腾腾。

锅子热到烫手。

石锅端上来很烫,吃完了还是烫。

就这个烫的程度,会让你很快就忘却了这是从冷冻车间生产出来通过冷链运输运到店里的原料。

用刺啦刺啦的声音,用铁板上冒着的热气,来完成一个【预制菜—现制菜】在你心理上的转化。

客观:半成品。

理智:就是预制的。

感官:太锅气了,太6了,这就是现做的。

关键是,米村拌饭选择的这个品类也非常合适。

石板拌饭,金枪鱼拌饭,香辣鱿鱼,都是对料理技艺的需求并不高的菜品,预制和现制的差别极其小。

哪怕你让米其林三星的大厨,用上全世界最好的材料来做,做出来也就那样。

它的天花板就在这里了。

这不是缺点,这甚至是优点。

简而言之,就是:

哪怕是预制,也差不到哪里去。

关键是,态度太到位了。

虽然它从头到脚都是预制菜和调料包,但它尽量都在好好扮演一个【现做】的角色。

非常真诚地,演。

演的如此认真,以至于你也承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都不好意思不认。

预制菜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心理对【现做】的不满,但消费者对于【现做】的定义是很模糊的,就像杭州满大街都是的安徽炒粉在烹饪的时候就用了很多提前卤好的东西,那这到底算不算预制菜呢?

我自己就开垮过饭店,所有我们在餐馆里吃到的,都可以算是某种程度的预制菜。

有的是100%预制,有的是1%预制,比例不同而已。

所以才说米村拌饭6.

因为米村拌饭的模式从根源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谁看着一锅刺啦刺啦的东西端上来都会觉得这不是预制菜,哪怕是,也不是。

很多人不想去吃预制菜,并不是讨厌预制菜,而是心理膈应。

凭什么我要花这么多钱吃方便食品?

要吃保质期这么久的东西?

我就不配尝鲜?

当冒着热气,刺啦刺啦的鱿鱼铁板烧端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觉得天王老子来了这也是锅气。

这就是烟火人间。

你再尝一口,妈呀,就是这个味儿。

让你觉得赚到了,值了,在外面吃一顿饭就是这么实在的。

你再看一眼价格,更泪目了。

二十多块钱一碗热气腾腾,五常大米无限续的石锅拌饭,吃起来口感还要比那种骗你后面有厨师、但实际上也都是预制菜、同时还卖你四五十一份更好吃的时候,你已经在内心里给它定了性。

这就是现做的,谁来了也是现做的。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米村拌饭还要给你更多。

米村拌饭一进门,就是特别大的几个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用标粗加黑的大字来强调它的原料多么好。

你只需要点3块钱的米饭,就可以得到可以无限续的五常大米、免费拌饭酱、免费海带汤和辣白菜。

讲道理,你就花这3块,都很可能比小部分韩国人吃得好。

你会觉得它更尊重你了。

很多时候,消费者要的就是一个尊重而已。

要么说,人家是预制菜的亲爷爷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