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 技术迎来迭代爆发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正加速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实践。无论是 AI 大模型的场景化落地,亦或是具身智能驱动的智能硬件创新,均已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然而,处于发展早期的优质AI 创新项目,往往受限于信息壁垒、资源短缺等问题,难以被市场充分发现,其技术潜力与商业化价值亟待专业平台挖掘与赋能。
作为早期创业者“被看见、被发现” 的最佳平台,创业邦启动2025 年 “值得关注的 AI 创变者” 榜单评选。榜单以“挖掘早期潜力、赋能生态成长” 为核心,聚焦 AI 创新应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两大核心领域 —— 通过 “线上问卷提交、内部初审、线下创新展示” 三层评选流程,历时两个月推进评选工作,最终汇聚超百家早期 AI 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初审的企业于 2025 年 9 月 24 日 - 25 日,在创业邦 Demo China 大会现场展开创新展示,由现场专家进行终审评分,最终 33 家企业成功入榜。
本次入选的33 家企业包含18 家 AI 创新应用企业与 15 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整体呈现出 “技术落地导向鲜明” 的显著特点。
18 家 AI 创新应用企业覆盖 AI Agent、AI + 制造/文旅/金融等多元赛道,以自研大模型、多智能体等为核心技术,部分企业已具备可信计算、分布式推理能力;从商业化进展来看,这些企业普遍实现落地应用,不仅服务过头部客户,还与主流云厂商、运营商达成联动,部分已完成生成式算法备案,有效推动 AI 从 “泛化思考” 转向场景化精准落地。
15 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以具身智能为核心技术,推出人形机器人、疗愈级 AI 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团队背景方面,多数成员来自顶尖高校或头部科技企业,且多数企业已形成商业化闭环,通过与制造巨头、央国企等合作,加速推进产品的场景渗透。
与此同时,本届活动最高荣誉“DEMO GOD” 得主 —— 荆华密算,出自AI 创新应用专场。该企业核心团队源自清华大学,由清华长聘副教授任炬担任首席科学家,北大在读博士林修醇担任CEO ,聚焦高性能密态计算商业化领域,目前正全力研发密态推理与训练引擎。
从地区分布来看,33 家企业中 32 家来自中国,1 家为英国企业。其中国内企业以北京数量最多(11 家),浙江紧随其后(8 家),其中杭州独占 6 家,北京、杭州已成为优秀AI创新企业的重要创业基地。
成立年限维度上,76% 的企业成立不足三年,其中 7 家成立于 2025 年,3 家成立仅数月。大量新兴企业尚处早期发展阶段,尚未进入市场广泛关注视野,正是具备成长潜力的 “水下项目” 集中所在。
创始人及团队背景上,28 家企业创始人拥有硕博学历,其中有7位来自清华大学,占比最高;同时,超半数企业的核心团队具备留学背景。这种高学历、国际化的人才结构,既契合智能科技领域对高端技术能力的需求,也为行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融资方面,29 家企业有明确融资记录,另有 4 家暂未启动市场化融资。在有融资记录的企业中,24 家最新融资轮次为种子轮或天使轮,23 家最新融资时间集中在 2024 年至今;而暂未启动市场化融资的 4 家企业,更属于资本覆盖空白,技术储备与场景落地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为行业早期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下为本次入榜33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