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行业而言,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为烈火烹油的K12教育按下了刹车键,如坠冰窟,艰难转型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缩影;而另一方面,同年10月份《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到2035年,在线职业能力培训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则让不温不火职业教育悄然露头,开始被重新审视。
此后,政策的东风阵阵劲吹。《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接连出台,从制度建设到落地方式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今年初,《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生态位角色,持续从打边鼓的边缘角色,转向与国家战略高度绑定的核心板块。
政策的持续加码下,2021年后的职业教育融资市场,经历了一场从“政策催化的热钱涌入”到“宏观压力下的理性筛选”的洗礼。职业教育领域虽然融资不断,但明星公司稀缺,近年来能够走到公共资本市场的更是屈指可数。而近期向港交所递表的在线职业教育品牌嗨学网,则为大众窥探这条热门赛道商业模型的绝佳样本——在线职业教育,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好生意:赚钱的生意
作为中国在线职业教育领域的第四大服务商(佛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招股书显示,嗨学网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4亿元、4.72亿元、5.11亿元以及2.32亿元。考虑到大多数职业资格类考试在下半年导致的收入季节性波动,嗨学网在过去三年时间整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尤其是作为以建筑类资格考试培训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嗨学,在整个建筑行业处于调整期间仍能保持增长尤为不易,这也是头部企业在细分赛道品牌势能带来的抗风险优势。
毛利率层面,嗨学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8.6%、81.1%、81.6%,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 85.8%,而职业教育的行业均值,在50-70%之间。作为最终利润的“第一道关口” ,嗨学的毛利水平这意味着其可以凭借品牌优势和运营效率,获得较为宽广的溢价,这也为嗨学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和背书。
不过,在净利润层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嗨学网分别产生净亏损1.86亿元、1.75亿元、9070万元以及1.58亿元。亏损率分别为46.4%。37.5%,17.5%,68.2%。虽然整体看,亏损在收窄,但如此高的毛利率水平下,为什么还会亏损呢?
亏损的原因,主要源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值变动。主要是早期投资人持有的可赎回优先股、可转换权等,按AFRS要求计入“流动负债”而非股本,这部分负债伴随着公司的估值升高,而相应的导致偿债义务增加。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期间,这一项变动导致的亏损分别为1.49亿元,1.83亿元,1.01亿元,1.78亿元。但此项属于非经营性的账面亏损,并没有实际现金流出。
如果剔除这一部分影响, 嗨学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654万,818万,1033万,1927万。也就是说,嗨学在经营层面早已经达到盈利节点。
嗨学的这种赚钱能力还有一个体现,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分别是4199万,6826万,2089万,和-148万,除2025年上半年,现金流为微负之外,连续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对应的期末现金余额则分别为7953万元,1.4亿元,8770万元和1.1亿元。这说明,嗨学本身经营具有较强的造血能力,而长期拥有强劲、稳定经营现金流,通常是一家具备强大“护城河”的优秀企业。
整体来看,尽管嗨学仍处于扩张阶段,但经营效率、盈利质量均在改善:毛利率由2022年的78.6%升至2025上半年的85.8%;净亏损率显著收窄,从46%下降至17.8%。结合其稳定的经营现金流、低杠杆结构,嗨学财务稳健性、安全性处于行业优良水平。
难生意:辛苦赚钱的生意
高毛利率水平下,嗨学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录得毛利3.15亿元,3.83亿元,4.16亿元,1.99亿元。即便考虑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值变动,嗨学依然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但销售和营销开支,却吃掉了大多数毛利。
招股书披露,嗨学网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所产生的重大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85亿元、3.15亿元、3.3亿元、1.47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71.3%、66.8%、64.7%及63.4%,虽然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高企的销售和营销开支还是成为嗨学“赚大钱”的主要障碍。
为什么销售和营销开支占比如此之高?这就不得不提到嗨学的主营业务——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优化调整后发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中共72项职业资格,包含专业技术人员59项(准入类33项、水平评价类26项)和技能人员13项。这其中,准入类的33项,意味着没有职业资格,从事相关行业,不仅面临着晋升通道的堵塞,甚至是违法犯罪的风险。这33项职业资格的获取,对于相关从业人员而言,是刚需,是真金白银的回报。
但刚需的背后,是成年人消费决策链条的复杂性。嗨学获取客户的主要流程是,①通过主流的电商及社交平台来获取客户,②引导客户注册和创建嗨学账户,③提供学习资料和课程供客户体验,④将试用客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整个决策链条较长,需要反复不断的唤醒客户消费意识,而学习,对大多数人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行为,这对已经处于工作状态的成年人尤甚,嗨学需要庞大的销售投入,来持续不断地对客户进行学习意识唤醒。
“劝学”的过程中,嗨学的营销和销售费用就真金白银的流走了。
升维:平台化与AI
作为在在线职业教育摸打滚爬15年的品牌,嗨学肯定知道影响自己实现整体盈利的症结在哪里。要想突破当前营收增长和利润被销售及营销挤压的困境,破局之道,也在招股书里有所阐述。
从增长环节而言,破局之道是平台化。以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为代表的在线职业教育行业,是一个高度分散,充分竞争的行业。即便嗨学已经在在线建筑职业能力培训服务、在线应急安全职业能力服务两个品类里做到到数一数二,根据佛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其市场份额也不过1.1%,而其他类似财会、卫生、司法等各个品类的市场,用一个词组形容就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坏消息是,短时间内要实现跨品类的业务扩张并不容易,师资力量是跨越不过去的门槛。好消息是,嗨学在深耕建筑与安全十五年期间,打造出了一套以跨学科人才团队为基础的“学术+互联网”的课程开发模式,一套规模化、工厂化的优质产品及服务交付机制,借用这套可复制的体系,通过与外部工作室合作的方式,从而实现品类的快速扩张。
招股书显示,嗨学在法律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执业药师等其他资格类考试的收入占比近年来稳步提升。未来嗨学如果能够成为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全品类、全链条的服务供应商,营收空间与增长潜力将实现几何级提升。
从利润挖掘环节而言,AI或许是最终的答案。2024年以来,嗨学已经围绕学习支持、教学辅助、销售赋能三个核心功能开发设计,部署超过30个AI智能体,以增长用户互动与学习效果,提升销售效率。其中服务于学生端的AI 学霸助手,已累计使用次数超过 120 万次,直接帮助人工答疑量下降 32%;服务与教研端的AI学术助教,通过自动生成课程大纲与题库,能够高效利用嗨学十数年积累的百万道题库和试卷;服务于销售端的AI营销助手,则可以通过语音质检、话术优化和用户画像,实现销售团队自动化触达。
招股书披露的一个信息尤为值得主管,今年5月上线的内置AI功能的会员产品,仅两个月就已经获得超20000名用户,好评率99%。这意味着,AI已经从简单的降本增效工具,变成了高效引流和获客的利器。
从招股书披露的运营信息来看,嗨学的在线职业教育是门好生意,能够赚钱,也能够持续的赚钱,这是嗨学能够十五年扎根赛道的底气所在;但这门生意也是门难生意,赚钱并不容易,要持续打磨产品和服务,还要持续吆喝“劝学”,让“刚需”兑现。平台化能够横向和纵向寻找全新的品类,复刻已经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实现全新的规模化增长;而AI则有可能从降本增效到精准获客,到用户体验提升和品牌美誉度提升等多个层面实现全面赋能,为嗨学,为在线职业教育开启全新的财务模型和商业模式提供终极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