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自卑与超越 | 邦读书

2020-06-06
人们只有在遭受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的疑问。

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刘涛独家投稿文章,创业邦编辑后发布。

2020年一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我们每个人都措手不及。无论是生死逆行、还是居家战疫,无论是痛失亲友、还是自我隔离,多个月来,骤然停下向外追赶的脚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向内反思,“生活,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

这个问题,早在八十八年前就被阿德勒进行了探讨和回答。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自卑与超越》,其英文原标题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意思是: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中文译本从其思想中提炼出最能表达的关键词,自卑与超越,作为题目,成为个体心理学经典的著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犹太商人之家,兄弟姐妹众多,哥哥强壮优秀,深得母亲偏爱,他则体弱多病,4岁才学会走路。他说:“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最早往事是,由于我罹患佝偻病,被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健康的哥哥坐我对面。他上蹿下跳,来去自如,然而我每动一下都会极度紧张,非常费力。每个人都尽力帮我,父母更是呕心沥血。”5岁那年,他又生了一场严重的肺炎,医生认为没救了,他却最终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阿德勒,一直觉得自己长相丑陋,而哥哥则魁武英俊,即使后来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他也还是觉得哥哥一直胜过自己。只不过,自己在学业等方面的成功补偿了身体的缺陷,所以,他不但不避讳自己的自卑,而且加以研究和总结,提出“自卑情结”、“创造性自我”等重要观点,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及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一生就是“自卑与超越”最好的诠释。

阿德勒早年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后来却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强调过去经历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不同,阿德勒深信,与过去的经历相比,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更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比潜意识和本我力量更强大的,是意识与自我。

他认为,人在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命运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力量、直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动地让命运决定。

本书写于阿德勒去世前5年,那时阿德勒62岁、正处于思想最成熟的巅峰时刻。通过十二个章节,分别从童年记忆、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社交伦理、职业婚姻等各个领域,深入阐述了自卑情结对人的影响、探索人生的真正意义,帮助人们打破自卑枷锁、理解生活、超越自我。

接下来,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生活的意义”、“自卑与优越感以及家庭学校的影响”和“生活中的职业、社交与婚姻中,实现超越与合作”进行分析、解读。

生活的意义

人们只有在遭受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的疑问。

意义的领域充满着不同的解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答案表现在行动之中,一举一动,都蕴含着TA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看法。

不同的人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意义多得不可胜举、没有“绝对正确”、却有高下之分:“有些很美妙,有些很糟糕;有些错的多,有些错的少”,核心是让我们能够“对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应付自如”。

在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人们从疫情最初的恐慌、到逝者叠增的震惊、再到居家隔离的焦虑、夫妻关系的恶化、复工与否的担心、家中网课的鸡犬不宁……这些都是实际生活,然而,又都是我们所不熟悉的生活。

于是,很多人乱了方寸。家中的长辈不戴口罩、天天串门、打麻将,怎么劝说都不听;也有许多父母,“控诉”孩子太懒太烦,天天就知道打游戏;还有妻子“控诉”丈夫在家里像个隐形人,丈夫“控诉”妻子一言不合就翻脸的……

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日常的焦虑,同时将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生死课题提前摆在了我们面前。事实上,我们怎么度过疫情就会怎么度过人生——因为我们的每个行为都在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意义;而弄明白死亡以及我们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才是我们最终缓解焦虑,好好活着的大前提。

面对疫情带来的死亡威胁,不同的态度却决定了不同人生意义的“高下”,就像阿德勒说的那样,有的人开始反思人类过往的傲慢与无知,意识到作为地球上最脆弱的物种,人类应永远保持谦卑;有的人则变本加厉,将所有罪过归咎于动物,而不是反观自身;有的人低调逆行;有的人则明哲保身;有的人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有的人则满眼看到的都是家人的问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逃不开三种关系和事实:1、活在地球上,需要工作;2、活在人群中,需要社会交往;3、活在两性关系中,需要亲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追求以及生活中大部分问题,都在“职业、社会和婚姻”这三个关系范畴中。

在这一次的疫情期间,为什么日思夜想的长假突然实现了,人们却在盼着复工上班;为什么大人小孩闷在家里的时候都更容易烦躁不安;为什么夫妻俩好容易厮守一回却相互攻击撕破脸皮(攻击和性一样,都是生命驱力,当性的部分不和谐时,就只好通过彼此攻击来释放能量了)。当职业和社会交往这两个范畴都处在压抑和欲求不满状态时,夫妻就更容易变成彼此的“杠精”——对方说啥不重要,先反驳了再说。

其实这个时候,合作才是硬道理。因为,“个体眼中的所谓意义只是种想象,我们的一切行为和部分目标也是一样,只存在一种意义,就是对其他人的意义。很多人都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所以,阿德勒总结说:“正确的生活意义包括:提升个人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兴趣,开展合作,作出贡献。”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够做到“对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应付自如”,这将是多么美妙的人生。

自卑与优越感以及家庭、学校的影响

生而为人,人人都有自卑。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们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纵横捭阖取得的各项“丰功伟绩”,看起来似乎显得人类很强大,强大到足以产生“我们是自然主宰者”的优越感。然而实际上,这样的优越感不过是对“自己是地球上所有居民中最弱小的群体”这份自卑感的掩饰和补偿罢了。所有人类的“伟绩”都不过是为了克服群体自卑、寻求安全感的造作而已。

2020年3月以来疫情的发展变化:国内的情况日趋好转、国外的病例却日益增多,而朋友圈里,奋斗的人始终在奋斗,刷优越感的人则始终在刷优越感。

这样的状态,在疫情之初便呈现了出来。一方面,死亡焦虑考验着每个人,长期以来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优越感,在无孔不入的病毒面前被打回原形;另一方面,人们又迅速组建起“鄙视链”来喂养自己的“地域优越感”。无论疫情之下还是常态生活中,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因为自卑,所以优越。”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是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勇气,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方法改进环境,使自己脱离自卑感。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所以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假如一个人行动之后气馁了,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时,就会用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同时,他的自卑感会愈积愈多,他所采取的每一步都会逐渐将他导入更深的自我欺骗之中,而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迫着他。

是被自卑感打败、一辈子活得抬不起头,还是借着那些让我们自卑的事情,探寻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取决于那些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一个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他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阿德勒说:“真正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解释。”“每人都有的优越感目标,是属于个人独有的。它取决于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又不单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它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像他自己独创的奇异曲调一样地布满其间。”

关于自卑与优越感的案例

一位女士因为焦虑和无法与男性建立亲密关系而找阿德勒咨询。咨询中,阿德勒追踪到她的童年记忆,了解到她是“家中老小、非常美丽、被宠得令人难以置信”,人人都称她为公主。“公主”因为害怕“巫婆”,处处得到家人的全方位照顾,直到成年后、仍然选择躲在家族关系中来维系自己“公主”的可控感。

在阿德勒看来,她的优越感目标是:“我绝不能软弱,绝不能让人家知道我的底细。”她远离爱情,是因为爱情会暴露出她的软弱,剥夺她的优越感。而她达成优越感目标的唯一方法,是强迫家族所有人来帮助她,让她免于应付所有的生活问题。

追求优越,唯一的出路是:在合作和担责中,真实感受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生活可控感和确定感的同时,也最终学会享受不确定带来的乐趣。

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就像阿德勒所说,人类对优越感各不相同的追求中,有一种共同因素——不是想要成为神,就是想要征服神、比神更高一筹。此生为人,虽然群体的目标如此高远,但作为个体,我们最好还是先低到尘埃里、先长成既能独立、又可合作的自己。

家庭、学校的影响

家庭教育,尤其是童年影响我们对人生意义的定义。

人生的前五年会形成一套专属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作为养育者的父母家庭来说,要格外注意:“身体缺陷、溺爱、忽略都是错误生活意义的重要源头。身处其中的孩子会用错误的方式看问题,要完全改变这些错误观点,一定要有人从旁相助,发自内心地关怀并帮助他们。”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产生错误生活意义的三种人:

第一种是有器官缺陷的儿童 如果不能够恰当地解释,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所产生的这种器官缺陷,这类儿童在后期就有可能会出现性格问题,变得性格偏执,甚至出现精神层面的问题。

但是如果有人给他恰当的解释了应该怎么样去看待器官的问题,就像阿德勒自己这样的人,一个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很有可能在后来变成了像比如说霍金一样的人,或者是像海··凯勒一样的人。

第二种就是受宠的儿童 受宠儿童是特别容易出问题的。比如说他从小得到的训练是期望自己的愿望被当作法律一样来对待,他无需努力就出类拔萃,通常还会认为这种突出是种天赋的权利。他们认为生活就意味着要做第一,意味着成为最重要的人,意味着能够得到想要的一切。一旦他赋予了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所使用的每种方法都将是错误的。

一个从小受宠的儿童,他的生活中没有建立任何的规矩,没有感受到任何对他人的影响,也感受不到他人的需要。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在心理方面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第三种是被忽视的儿童 这种儿童,从来不知道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就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爱,没有得到过别人真正的关爱。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就会觉得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是要靠斗争得来的,你不争取一切东西都没有。

因此我们去看电影里边那些大反派,几乎反映的都是这样的两种人。一种是受宠型的,受宠型的人的台词经常是这样的:“你们不应该这样对我,你们这样对我是极大的背叛,为什么所有人都要跟我过不去?”小时候是一个受宠型的人格,他长大以后会觉得别人都是跟他过不去,别人为什么都不像他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对他那么好。另外被忽视的儿童的台词一般是这样的:“你知道我经历过什么吗?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去努力争取的话你将一无所得,所有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做的”这就是那种大反派的特征。

家庭的排行也会对人产生影响

阿德勒,是最早提出“出生顺序效应”的人,意思是: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由于出生的顺序不同,所以在家庭中的经验与地位也不同,因此,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方式来适应生活,而他对生活意义的定义和生活风格的发展也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经历了从多子女到独生子女、再到二胎政策的演变。尤其是二胎政策开放后,老大们的各种心理反应,才开始唤醒更多的父母关注排行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长子都曾经历过一段独生子唯我独尊的时光,而每个次子一出生就要面对来自长子的竞争,所以反而更好地发展出了合作能力,同时可能会穷尽一生来不断超越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至于最小的老幺,在阿德勒对于欧美家庭的研究中,则和老大一样,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小幺最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溺爱。因此在我们要二胎或者三胎的时候,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最好的间隔时间为3年,作为大一点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阿德勒

有一部经典的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这部收获无数好评、并获金球奖、奥斯卡奖等多项大奖提名的电影,就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在学校教育领域实践应用的完美教科书。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一座教养院,面对一群从小被家庭忽视、被父母放逐、被老师体罚、难缠又爱恶作剧的“问题儿童”,不仅不像校长和其他老师一样惩罚他们,而且还替他们出头,帮他们隐瞒恶作剧,用音乐打开他们的心灵,又将他们组成了合唱团,最终让“问题儿童”得到治愈的故事。

借着马修老师的双眼,我们会发现:在每个问题孩子桀骜不驯、粗鲁冷酷或者安静乖巧等等,看起来各不相同的性格背后,其实藏着的是同样的情结——自卑,而这份自卑,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他们各自的家庭和父母。

电影中,马修老师巧妙地通过合唱团的组建,让孩子们一个不落地都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最让我感动的是,即使五音不全的孩子,马修都没有放弃,他想都不想地就分配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光荣任务给这个孩子,让他站在合唱团前,为指挥高举乐谱。

在经过和同伴合作并分享乐趣之后,“问题儿童”的态度便完全改变了。

家庭和父母没能给予孩子的,本该在学校得到补充。然而,如果老师们不了解孩子性格和行为的成因,一味评判和指责,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近年来,心理学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着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电影中,马修老师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一群别人眼中无可救药的不幸孩子的命运。马修的法宝,恰恰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合作”。

谈家庭和学校教育,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孩子的青春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青春期的同一与混乱”概念。同一性是指“将自己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达到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包括:明确自己是谁,自己的价值,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向等。拥有同一性的人,就能超越自卑,明确自己的做事目的,获得自信、成功和幸福感;反之,如果不能达到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则会产生混乱和冲突,引发危机,甚至犯罪。

青春期阶段,假如我们能够帮助一个孩子证明TA真的长大了,让TA有机会表现独立性和与成人的平等、表现出男子气概或女性作风等,TA就不再需要通过抽烟、骂人或深夜不归等行为来反抗他们的父母。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爱正好是反着来的——在孩子们最需要被当作小孩来对待时、父母们却对他们报以成人的期待;而当孩子希望被当作大人来对待时、父母们又唯恐失去TA而竭力想证明TA还是个孩子。这样的亲子关系,当然充满解不开的疙瘩。

案例:

一位17岁来访者,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与父母发生了激烈冲突,他说:“反正我想好了,如果他们非要逼我,我就去考他们喜欢的学校,给他们一个交待;考上以后我就退学,从此跟他们断绝关系!”

父母声泪俱下,最终在自己的理想和孩子的理想之间做出了抉择——实际上,当他们真的放手的那一刻,孩子突然发现:自己也不再那么固执己见了,他甚至反过来想多听一听其他长辈的意见。

对于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常常表现得过于不安,其实它不过是人生道路中的一段,重要的是个人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以及以什么样的方法去行动。青春期给了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机会,开始要对生活问题作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解答。如果这个时候,一个人学会了把自己当做是和社会上任何人平等的一分子,并相信自己会有所贡献,而且学会了跟异性相处的话,就会蓬勃发展起来。否则,青春期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困难。那些没有学会合作之道的儿童,以后容易成为精神病患、自杀者或罪犯。

犯罪本身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生活态度的病症。这种病症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要改造他们,仅靠严厉的体罚是无用的,在生活面前,没有人注定要被击败,很多人犯罪是因为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错误的应对方式。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指出他们的错误之所在,并鼓励他们关心别人,学会合作,同时采取其它有关社会措施,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社会犯罪的数目也将大大减少。

《放牛班的春天》里有另外一个感人的细节:一个男孩弄伤了神父的眼睛,马修老师并没有处罚他,而是告诉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派他去照顾神父。男孩因此而感到抱歉和羞愧,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每次讲到这里,我都会跟老师们分享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给孩子机会去积极担当自己行为的后果,远胜于剥夺孩子的机会来惩罚他们。

电影里,马修老师还教会孩子们认清自己、设立目标,让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以后想做的职业,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怀揣梦想,做一个有用的人。自始至终,他从未像校长一样体罚或是训斥孩子们。结果,他不但改变了孩子们、将他们带回本该属于他们的更好的发展道路上,而且,还影响了一向冷酷无情的校长大人。

成熟而恰当的爱,可以唤醒爱。校园霸凌,事实上,每个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面临着自卑与超越的挑战,都需要被成熟而恰当地关爱。老师和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们走上独立而又与人合作的生活道路,这是“人类幸福的最大保证”。

生活中的职业、社交与婚姻中,实现超越与合作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地球,而人类,又是这个星球上最脆弱的物种,只有通过不断的劳作才能超越自卑、保持物种的延续。劳作,就产生了职业,产生了职业中的合作与分工。

即使那些逃避职业问题、不愿承担工作的人,其实也都在依赖别人的劳动为生。

谈到这个话题,阿德勒说:“这是被宠坏的孩子的典型生活方式,当他面临问题时,总是要求别人出力帮他解决困难,破坏人类的合作,并且把不公平的负担,加在热心于解决生活问题的人身上。”从这里我们也找到了现在“啃老族”产生的原因啦。

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子女职业兴趣发展的人。因为“在生命最初四五年间所受的训练和努力,对孩子在成年后生活中的活动范围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每当有人找他做职业辅导,他总会问到对方儿时最初的记忆里对什么最感兴趣。

对于满周岁的孩子来说,中国有个古老的传统游戏:抓周。

前段时间,妹妹家孩子就进行了这个活动。我们把代表各种职业和祝福的物品,放在离她不远的地方,一家人围着她兴致勃勃地观察她会选择什么。只见她先是坐在原地观望了一阵,然后迅速爬过去,左手抓起一只小地球仪、右手抓起一只大苹果,十分满足的样子。一家人哈哈大笑,然后给她鼓掌,纷纷说:“这代表着,平平安安环游地球!”

其实这两样物品,本身跟职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家人们通过它们投射了美好的祝福和心愿,而且成为了孩子日后最喜欢听的成长故事之一。既让她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也让她很早就开始好奇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并且确信“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是被允许和会得到支持的。

阿德勒强调,家庭和学校的早期职业训练,能够增加孩子们应对职业问题的经验,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所以要特别重视。如果因为过度的宠溺,而没有给予孩子应对职业和生活问题的训练,这些孩子长大后,就往往会不管做什么职业都不满意,因为他们想要的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保证自己优越地位的方法。这些孩子最终将一事无成,只能成为别人的拖累。

日常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

一个30多岁的男士,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啃老,父母稍有抱怨,他就暴跳如雷,甚至拳脚相向。母亲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我就不明白,同样都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他姐姐就那么能干、事业有成,他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呢?我们托人情拉关系,给他找了各种机会,但他就是不愿去,觉得什么工作都配不上他!”

当我们问:“小时候在家里,他和姐姐分别是怎样的呢?做家务吗?”

他的母亲说:“我们是传统家庭,姐姐很小就开始做家务,弟弟是男孩子呀,怎么舍得让他做呢,他的任务就是读书!他从小读书一直很好的,考的也是名牌大学,别人以前都羡慕我,现在可好,我出门都得躲着走,生怕别人问我儿子是干什么的……”

阿德勒先生也讲过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三四岁的女孩想为洋娃娃缝一顶帽子,大人对她加以鼓励并教给她方法的话,孩子就会更加努力;相反,如果大人说:“把针放下去!你要刺到手了,你根本不需要自己做,我们出去买一顶更漂亮的!”,那么孩子就会放弃努力,而且会觉得买来的东西肯定比自己做得好。

同样,对这位三十多岁的男士来说,母亲的行为其实一直在告诉他:“你的地位比姐姐高,你根本不需要做家务,家务事配不上你,读书比做事优越多了!”久而久之,这样的描述就内化成了儿子的自我认同,认为保持优越感才是自己该做的,而能让他保持优越感的,只有读书。

对母亲来说,在人生的上半场错过了孩子职业训练,和合作能力培养的最佳时间,就只有用下半场来慢慢陪伴他重新长大了。而他能否长大,取决于他是否愿意将个人优越感转化为,为他人做贡献。

与啃老族对职业的逃避正好相反的,是“工作狂”们对职业的过度狂热。对他们来说,职业可能变成逃避爱情和婚姻问题的借口。而长期的紧张,还会让他们患上胃溃疡等躯体疾病,从而更加觉得自己不需要对爱情与婚姻中存在的问题负责。

保持谦卑,从超越到卓越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一个老师试图通过当众羞辱某个学生来对TA加以教化,让TA在规则和权威面前保持“谦卑”的话,结果往往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那样,学生们一方面自我评价更低,一方面行为表现却要么更加桀骜不驯,对外攻击,要么则退缩抑郁、自我攻击。

打骂羞辱之中,孩子们体验到的只有“畏”而没有“敬”,所以也只会产生自卑而不是谦卑。

谦卑与敬畏的前提,是一个人真正感受到了“强大”而非“强势”、同时感受到来自“强大者”的尊重和包容。唯有如此,人们才能放下自己的防御和敌意,从内心自发地生出对强大者的敬意和爱戴,不再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谦卑者不会因为自己的弱小而感到羞耻和恐惧。相反,真正谦卑的人是对自己有准确清晰认知的自信的人,他们既能接纳弱小、也会尊重强大;既能管理自我、也敢于采取行动。而自卑的人,则既不能接纳弱小、也不敢亲近强大;既不能管理好自我、也无法采取恰当的行动。敬畏,是欣赏他者的强大,因为敬畏,所以谦卑;恐惧,则是耻于自己的弱小,因为羞耻,所以更加自卑。

阿德勒,将超越可以归纳为:个体不再被自卑情结所累,同时通过发展合作能力来从容应对人生三大问题时的一种健康的、能够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生活状态。合作与奉献,是达成超越的手段、也是达成超越后的结果。而在达成超越前,人们往往陷在对优越感的追求里面,期望通过优越感来追求卓越,卓越,则被误解为“胜人一筹”和“永争第一”。

每个企业都渴望追求卓越,而卓越就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关爱自己的员工,关爱,是一系列具体的行动和程序、是细节、是援助。因为,爱生爱,美生美。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当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超越更多人、而是超越自己去爱更多人时,卓越就真的会实现,因为,它是在合作和奉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小结:

1、你与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是统一联系的。

我们人类彼此之间、人类和世界万物之间,都是一体的。我们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史,都告诉我们,在自然面前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是如此的渺小,正是意识到自然世界的伟大和奥秘,让我们不断地前行,探索生存和持续地发展,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与超越。

2、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对实现生活的问题与挑战

面对着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我们如何面对。首先需要我们不断地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独立的思考,去伪存真。其次,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找到方法,轻松面对。

作为父母,我们培养下一代的时候,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期,构建和谐关系,树立榜样;作为学校,有教无类,培育孩子健康成长。

3、作为成年人,如何实现从谦卑到卓越

每个人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我们也将产生了不同的观念的认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万物互联,全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结在一起。合作和奉献再一次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让我们意识到:一切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分界线,并且每一种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

我们自己和天地万物是一样的存在,如此,我们就更容易放下生而为人的各种焦灼和压力,拥有更强的心理弹性,更有可能坦然面对人世间的各种压力、烦恼和不确定。实现生态自我的不断地超越,走向卓越,迎接更加美好的每一天。

作者简介

刘涛,物理化学硕士,青岛海创汇康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商学院院长,潍坊海创汇康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业邦》专栏作者,担任青岛高创投融资担保专家评委以及西海岸创新创业中心等多家基地的创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孵化器、加速器运营管理经验,参与首批国家级创客空间-创益客、山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益邦、海尔双创示范基地-红岛海创汇、李沧海创汇、临沂海创汇、潍坊海创汇等各地孵化器地运营管理,孵化项目: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创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