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之下,创投市场变化在哪里?投资人如何应变?

2021-09-25
拥抱变化的VC,欣喜在不远处。

图片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作者:艾露恩,编辑:信陵。

风云变幻,是对一年来创投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最好的描述。

一方面,创投机构看到反垄断等监管加强、后续政策尚待明朗、赴美IPO受阻、外资LP的观望,同时,他们也看到北交所推出,政府重申对民企的支持,以及同行们依旧活跃在第一线。

如何解读这些现象?

创业邦从几位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创业邦创新中国(DEMO CHINA)活动的创投机构那里得到了一些答案。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的总结最具代表性。邓锋把政策的转变概括为三点: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创投市场上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图片

估值趋于合理

“创业者开始敏感起来。一个直接的体现是,他们对待机构的态度有了好转。估值趋于合理。”一位参会的投资人称。之前很多投资经理叫苦连连,恨不得天天堵在创始人门前求见,希望获得投资份额。

另一位专注ICT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企业现在更愿意谈了,对估值也比较灵活。今年港股破发率70%,说明二级市场不买单,评估标准从PS(基于销售的指标)回归PE(基于盈利的指标)。”

换句话说,面对新形势,无论是企业估值,还是机构下注,似乎都向着更理性方向发展。

图片

紧跟政策,好项目多投两轮

科技创新是政策明显鼓励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投身其中,或建立,或巩固自己的领地。

以一家关注消费及新零售、互联网服务、前沿科技的知名风投机构为例。之前,这家机构从未关注过环保领域,但最近几个储能类项目出现在例会上。这家机构的管理合伙人告诉创业邦,这对机构本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资金配比,人才等等。

“国内创投业的一个老问题是跟风扎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都会集中看好某一个领域或赛道,但具体到发掘项目和做决策,就要看真功夫了。”资深投资人王程称。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本身是芯片专家,做投资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华人企业家。以芯片投资为例,邓锋说,美国的VC已经不再投资芯片,因此在亚洲和中国投资芯片,确实是个大机会。他认为整个芯片领域存在投资热度是合理的,但在一些芯片的细分领域,确实存在过热,需要同行们更谨慎。

政策的另一个指向是支持实体经济。对于敏感的创投机构来说,这已经不是趋势,而是现实了。

创业邦旗下的睿兽分析数据显示,从2018年起,基于消费互联网的投融资事件的数量已经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消费、企业服务和基于应用科技的新领域。

以知名机构德同资本为例,投资策略上从2C逐渐转向2B,包括云公司,以及高端制造方向上的硬科技,以及与芯片相关的领域。在医疗领域,则聚焦在大分子,包括抗体药、细胞治疗,等等。

在投资阶段上,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比如机构把更多资金投向相对成熟的项目。

创业邦的数据显示,2020年是君联投资非常活跃的一年,君联在老项目追加投资和新项目投资上占比接近1:1。启明创投在2021年已投的70多个项目里,续投资的部分占比有所加大。

传统意义上,VC在企业估值达到一定规模时,一般都不会继续跟投。目前随着项目在未来退出前景确定性的增加、机构弹药充足的情况下,不少机构在被投企业估值过了10亿美元后,仍然会选择继续跟进。

正如王程所说,“基金规模比以前大了,我们有能力在自己知根知底的企业发展不错的时候,再多跟一两轮。”

图片

风险溢价再现江湖

政策的快速转变,也引发了外资态度的变化。有的是观望,同时加强互动和研究,但总体上对国内市场的信心没有变化,也有积极应对的措施。

一家成立十几年的大型双币基金总裁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说,八、九月份以来,双币基金和美元LP的互动日益频繁起来。“在当年IPO停摆的情况下,美元LP的关注度都没有现在高。”

经过多次沟通,这位知名GP意识到,虽然多数美元LP处在观望状态,但有经验的LP心里清楚,政策是动态化的。他们与不同的GP了解情况,包括跟市场上其他的玩家了解政策的背景和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有美元LP明确表示,会继续投资中国市场,但是要考虑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要知道,风险溢价的概念已经消失10年了。在最早美元LP投资中国时,认为中国市场有机会,但还是看不透时,往往会计算风险溢价。比如,在中国市场能赚三倍,美国市场也能赚三倍的情况下,美元LP肯定投美国市场。中国市场起码要做到4倍,他们才会感兴趣。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一直被外资LP认为是一个有非常好的回报的风投市场。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有同样回报的预期,他们依旧会选择中国市场。换句话说,他们在中国市场上不再考虑风险溢价。

如今,风险溢价重现江湖。这让一些双币基金开始有所担忧,“如果这变成一个普遍现象,我们部分美元基金就有点难募了。”

据创业邦了解,一部分外资LP在未来1-2个季度都会选择观望,因为短期内做决策比较难,他们需要看到更多数据和信息。而有些对风险敏感的美元LP,选择把投向中国市场的资金比例下调的方式,来平衡整个大盘的风险系数。比如原先是30%的资金投向中国,现在调为25%或者20%。

不过,那些对中国市场有长期观察的LP,比较清楚投资中国需要承受一定的政策风险。他们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比其他地区都要好的市场。“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其它政策,背后的逻辑都是为了搭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和谐而稳定的社会。”

在融资期的中小GP也大多保持了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自己和LP沟通的效果,不如大基金和LP沟通时更具说服力,于是在观望中等待形势的变化。

图片

北交所是重大利好,但任重道远

对于北交所的设立,被采访的投资人一致认为属于重大利好。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大大拓宽了融资渠道。对创投机构来说,丰富了退出渠道,尤其在目前境外上市受阻的情况下。

在这个前提下,也有一些机构对北交所的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交易所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交易所能否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企业,这涉及到上市企业本身的质地是否优良。

“‘专精特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企业确实为细分领域的领军者。如果上市之后企业现了原形,对投资人参与的热情会是个打击。”一直关注北交所进展的投资人沈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创业邦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说法。大浪淘沙,市场有优胜劣汰的属性,而注册制本身就蕴含着对市场机制的信任。只要交易所有透明的规则,并能够做到执行坚决和与时俱进,交易所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在执行力方面,有投资人希望北交所能够向更有经验的沪深交易所同行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无论是投资人,还是交易所,本质上都是服务业,都是为企业服务的。”

投资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前二年,从数据上看,投资人有从北京外流的趋势。这其中,有消费、科技投资热点不局限在首都北京的因素,也有创投机构针对市场,布局全国的考虑。但北京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服务意识不足,也是一个事实。从媒体的报道看,不仅是创投机构,优质企业也出现了一些从北京流失的情况。不过,创业邦发现,这一状况近来有所改观。

还有几位投资人对北交所的覆盖范围略显遗憾。他们原本希望北交所能够吸纳在海外上市的红筹股回归。这样的话,无论是企业的种类、体量还是质地,都有一些基本的保证。“毕竟,谁也不知道‘专精特新’中有多少好企业。”

创业邦认为,这一点无需多虑。北交所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即服务中小企业。初期定位不清,未必是个好事。更何况,给未来留一个想象空间,肯定不是坏事。

有一位投资人的观点非常值得向大家推荐。他说,既然国策支持中小企业,那么创投行业能不能自己也做到与时俱进,出现一批专门投资“专精特新”的机构,而不是个个都追求“大而全”,都去捕捉独角兽?

也许,拥抱变化的VC,欣喜就在不远处。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