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那些事”,作者:互联网那些事,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我在人才市场很想你这股风,还是吹到了互联网大厂。
4月17日,腾讯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预计在3年内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比。其中仅2025年一年,腾讯就将迎来 10000名校招实习生,堪称一口气把“新鲜血液”拉满。
腾讯发起史上最大就业计划
谈及人才招聘、人才储备等话题时,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曾表示:
“校招是腾讯最重要的人才来源之一。一直以来,腾讯都高度重视对于校招生的关注和投入,招聘数量在互联网企业中处于领先。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命题下,腾讯也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储备,与青年人才共同成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据了解,腾讯在今年开放的校招实习岗将以技术、产品、设计、职能、市场这五个方向为出发点,并随之衍生出70余种细分岗位,用以丰富内部大模型、算法、研发、策划、美术等垂直团队的人才储备。
另由于国内正处于AI军备竞赛的微妙阶段,腾讯也加大了自身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主要导向的岗位招聘力度,最终使得技术类岗位在总招聘计划中占比超60%,堪称“新鲜血液计划”的核心。
至于工作地点,腾讯也在招聘事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分部优势”。除“北上广深”这四大经典开局外,它还为应聘者们提供了成都、杭州,甚至新加坡、美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供选择。
此举也为抱有“专心在一线城市工作,然后努力扎根”“去国外谋求更大的舞台”等不同求职偏好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可能性。
在待遇层面。
现有报道指出,腾讯本轮招聘的主要目标为“2025年9月以后毕业的本硕和博士”,团队将为新人提供行业TOP福利待遇、丰富资源配套,其中腾讯“混元”更是开出了“职级薪酬上不封顶”的条件来吸引各界人才投递简历。
腾讯为何加急招兵买马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当下的人才供需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2025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显示,在新发岗位量TOP 10的技术岗中,大模型算法、人工智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三者,分别以68051元、60768元、52381元的平均月薪位列技术高(月)薪岗位的前三名。
而在新发岗位量TOP 10的非技术岗中,AI产品经理也由于吃到了数字技术的“版本红利”,凭借49785元的平均月薪领先了一众对手。
为什么大模型、AI相关人才的月薪这么高?
答案当然是“物以稀为贵”。
《2025人才趋势报告》指出,当下国内AI人才的供需比仅有0.5,而这也就意味着招聘市场中每两个AI岗位才能匹配到一位合适的候选人。倘若将观察点从“AI人才”细分到“强化学习人才”“多模态算法人才”等概念上,我们就会发现供不应求这四个字只会愈发显眼。
和市面上AI相关人才储备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各大厂居高不下的招聘热情。毕竟人是一切生产、创新的基础,在行业竞争趋向“白热化”的时代,谁的人才储备更足、谁的技术团队底蕴更厚,谁就更有可能率先发现“杀手级应用”或“技术奇点”,进而掌握未来市场的话语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腾讯对技术型人才呈现出极高的兴趣外。
字节在招的1万个岗位中,也出现了2300余个同AI直接相关的岗位;阿里国际招聘官网的消息亦显示,2026届校招中80%的岗位为AI岗位;甚至百度的社会招聘计划,也在1357个岗位中划分了357个同AI相关的职位信息。
可见各互联网大厂的竞争方向已从“技术比拼”四字,快速扩张到了“人才储备”的身上。
人才战对腾讯意味着什么
联系行业背景,我们不难意识到。
腾讯大范围招聘人才的决定,不仅是对自身AI、云计算等业务板块的长线投资,更是对当下市场、技术发展趋势的直接回应。
毕竟人才的数量是恒定的,各家友商对人才需求是高涨的。此时大范围招揽人才,除了能夯实自身的技术底座外,还能为企业本体、旗下工作室提供一定的“防御性留白”,防止发展速度落于人后。
以至于无论是技术岗扩招,还是全球化布局或定制化培养等项目,其底层逻辑都是让腾讯稳定自己的“人才-技术-业务”堆叠模型,获得符合可持续化发展这一运营愿景生态环境。
正如马化腾本人所言,人才是腾讯最宝贵的财富。
3月19日,腾讯曾公布了自己的2024年四季度及年度财报。
相关报道显示,2024年腾讯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共计707亿元。倘若从2018年公布研发投入的那天算起,则腾讯的研发投入总额为3403亿元。
受益于长期的大额投入,腾讯AI战略的落地也显得十分顺利。
当下其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所接入的内容场景量已突破700个;AI应用腾讯元宝在2025年2-3月的日活数据也已增加20倍以上,成为了当下各级用户的主流选择。
谈及投入和回报的关系,马化腾曾表示:“我们相信这些加码的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及游戏的生命周期而带来持续的回报,并随着我们个人AI应用的加速普及和更多企业采用我们的AI服务,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在过去,腾讯通过技术投资换取了产品优势,并为公司创造了争取长期价值的窗口;在今天,腾讯正通过人才投资换取维护、创新优势,试图在窗口期里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如此看来,虽然投资版本经历了1.0至2.0的变化,但它们为公司谋取长期利益的底色是不变的。
参考:
财联社:28000个!腾讯史上最大就业计划背后 大厂掀起AI人才争夺战
潮新闻客户端:腾讯2024年财报:年研发投入707亿创新高 腾讯元宝日活增长超20倍
每日经济新闻:脉脉春招报告:大模型算法平均月薪6.8万元 智能硬件、电商新零售行业连续两年人才净流入
证券时报:互联网大厂人才争夺战继续!腾讯混元宣布“上不封顶”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