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全称:重庆无界启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轮次:天使轮
产品/服务:盲人阅读点显器
创始人:郦铖
出生年份:2002年
教育背景: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科创实验班本科毕业,研究生在读
作者丨黎晓梅
编辑丨刘恒涛
图源丨无界启航
尺寸约有巴掌大小,中间是一排显示盲文的黑色圆点,这便是无界启航开发的盲人阅读点显器“方寸”,“方寸”是几个在校大学生创业,做出的“盲人版Kindle”,它的价格只有同类产品的1/4。
打造盲人接触世界的终端,这是出生于2002年的“00后”创始人郦铖的理想。2023年,郦铖在读大三,成立了这家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无界启航已经出货一款入门级产品“方寸”,产品小巧,便于携带,更为关键的是,它的价格三四千元,仅为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
无界启航生产的“方寸”点显器
郦铖的计划,是将点显器价格降至千元级,让它像手机一样走进每个盲人的日常生活。他想让所有视障人群无障碍地进行学习、娱乐,享受到科技的进步。
大学生冷门赛道创业
获李泽湘支持
郦铖生于浙江绍兴,是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科创实验班的第一届学生,他第一次真正了解到盲人的生活困境,是在2021年大一暑假。
大一时,郦铖参加了明月湖科创营。在这里,他偶然和一对盲人夫妇结识。夫妇俩邀请郦铖到家中做客,在盲人夫妇家中,郦铖被书架上密密麻麻的盲文书触动了。夫妻两个向他介绍,其实书架上的书并不多。书架上三大本厚厚的书籍,其实只是一本142页的《地心游记》。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小众导致的成本问题之外,盲文的特殊书写形式也是重要的因素。
目前,国内有通用盲文、现行盲文、双拼音盲文三种体系,基本都是基于文字的拼音设计的。盲文的单元为方,通过6个凸点不同的组合来表示,每一个字通过声母、韵母、声调来代表,因此,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需要三方盲文。一本汉字书翻译成盲文,篇幅大幅增加,成本也随之提升。而且,不少盲文书在触摸阅读几次后,还会因为被磨平而难以辨认。
目前,国内只有中国盲人出版社、上海盲童学院等少数机构出版盲文书,多为教材类。
根据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约有1.3亿视障人群,中国占1700万。他们主要通过听书、触摸的方式阅读。
“听书回拨检索不方便,想重复听的时候难以精准定位,操作不方便。同时,语音听读存在信息碎片化问题,一些逻辑严密的法律条文、数学公式等很难通过语音完整传达。“郦铖说,地心游记在网上售价不到10元,但是盲文版是厚厚的三大本,价格达到了600元。
郦铖调研发现,市面上绝大多数点显器都是单行设计,信息承载量极低,阅读效率慢。尤其在面对数学公式、乐谱等需要空间感的内容时,需要分页显示。而且,大多数点显器价格高达上万元。高价格、高门槛,让这种设备在国内长期停留在小众高端市场。甚至有的企业做的产品,只是拷贝国外的方案,然后做一个系统,在国内售卖。
如果能造出多行显示、价格可负担的盲文点显器,是否能解决这些痛点?
郦铖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的支持。2022年12月份,郦铖获得重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50万元种子轮融资,开始组建团队研发。2023年5月,盲文点显器项目正式立项。
2024年,郦铖从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科创实验班毕业,成为推免研究生。他在重庆创立无界启航,还获得李泽湘教授XBOTPARK基金-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等投资的3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自建产线
价格打到1/4
盲文点显器的概念并不新鲜,真正难的是把它做到既好用又便宜。盲文点显器的核心技术难点集中在一个零部件上——压电陶瓷驱动模组,这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盲文点显器依靠压电陶瓷片产生微量形变,形成盲文凸点。“压电陶瓷驱动模组的成本大概占到总成本的2/3左右。”郦铖介绍。目前,国内盲文点显器主要从海外进口压电陶瓷驱动模组。一方盲文有6个凸点,需要6-8片压电陶瓷片,成本在400元左右,这么算下来,一个40方点显器的模组成本就超过万元。
如何降低压电陶瓷驱动模组的成本?郦铖决定自研,自研之路上最大的关卡是“量产”。
大三那年,郦铖花了3个月跑了10家代工厂,前后换了3家供应商,但没有一家能完成生产。
“在国内,压电陶瓷驱动模组太新了,很多代工厂没见过,搞不定。”郦铖说,代工路线走不通,郦铖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整机装备产线。
2024年9月,经过一年多研发,点显器Demo做出来了。郦铖很激动,他把产品送给结识的盲人夫妇,对方作为“产品体验官”,指出了很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多的时候,团队每周要修复100多个问题。
“关注这个赛道的人少,做的好的产品少,关注这个群体并且能够精准理解他们需求的人,就更少了。”郦铖说道。
如今,无界启航推出了“方寸”和“咫尺”系列点显器。“方寸”为单行显示,可呈现16方盲文内容,小巧便携,已经实现量产。“咫尺”有4行显示,能呈现120方盲文。不仅能顺畅阅读文字,还能呈现数学公式、乐谱符号、图标等抽象图形。阅读时,按翻页键即可刷新每个方格的凸点,更新内容。咫尺的量产还在推进中,郦铖说,“咫尺”将会是全球第一款低成本量产的多行盲文点显器。
“咫尺”点显器
“每一个盲文模块都会有成本,盲文模块数量越多,成本越高。我们的方案,是取了功能和价格的这两个中间的一个最优解。”郦铖说。
终端有了,还要解决内容问题。
无界启航开发了一套汉盲转换算法,在公司的盲文电子书城,只需要把txt、word格式的文件上传,就可以自动转码出盲文格式。书城和产品联动,通过蓝牙把手机和点显器连接,就可以进行阅读了。目前,书城有超过8万本盲文书籍,覆盖了30大书籍分类,支持全球超40个国家地区的盲文翻译和显示。
与同类产品相比,无界启航的产品价格仅有1/4。郦铖还是感到遗憾,他的目标是把价格降到千元级,接近手机的价格。
从B端到出海
打造盲人交互终端
根据郦铖的规划,2025年,无界启航主做B端市场。目前,无界启航获得了百万级订单,主要来自和盲校、博物馆的合作。
对博物馆、展览馆进行无障碍改造是目前的主要订单来源。此前,博物馆的文物信息以视觉为核心载体,音频讲解仅覆盖30%的展品,触觉导览图覆盖率更不足10%。在展台放上无界启航的点显器后,结合博物馆系统可以实时显示附近展品,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内容,通过触觉、声觉进行导航。
“针对博物馆,我们做的是一整套针对盲人参观者的改造,同时,我们和盲校合作,帮助他们开发一整套的盲人教育系统。“郦铖说,目前,面向B端,大多是这一类项目合作。
教育场景也是无界启航产品落地的主要场景之一。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盲学校仅26所,许多视障青少年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无界启航点显器通过与盲文教学系统融合,与盲校联合开发盲文教学系统。
同时,无界启航开通了线上的C端购买渠道。
2025年4月,无界启航产品正式对外发货,郦铖决定为首个用户送货上门。他们从深圳出发,坐了4小时高铁,高铁出站后租车1小时,抵达湖南一个小村庄,亲手为这位少年送上“方寸”,这个举动,也显示了他对C端的看重。
“市面上16方的产品要一万多,我要省吃俭用1年才能买下来。但是你们的产品只要几千块,我三四个月能就买了。”用户收到产品后说的这句话,让郦铖很受触动。
郦铖表示,无界启航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探索美国和欧洲市场。因为国外盲人点显器市场成熟,渗透率高,而且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未来3年,郦铖将90%的精力锁定在“盲人交互”这条纵深赛道上,打造智能盲人交互终端,拓展到盲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娱乐方面,无界启航已经在探索盲人游戏,类似棋牌类、贪吃蛇这类逐步操作、可以通过触觉感受交互的游戏。
“再远一点,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成为盲人接触世界的终端,让盲人像正常人一样,通过它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信息,能够独立自由地生活,做到知识无界,未来无界。这是我们的终极目的。”郦铖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