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面对漫天的信息?该如何是好?

2020-02-04
人类正是在面对命运的一次一次挑战中不断变得更强。

图虫创意-461558385707057188.jpg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褚自航,作者褚自航。

人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往往会陷入信息依赖。而在特殊时期,这种信息依赖需求往往会被增强。被增强的信息依赖需求加上各种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媒体的海量信息,往往会产生负面应激反应。那么面对漫天的信息,该怎么做了?就以此文分享下我自己的信息筛选方法论和面对此次疫情,我目前使用的信息源及建议。

一.信息筛选方法论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有每日阅读的习惯。而有一本书我是推荐给所有人的,就是瑞达利欧的《原则》。

从《原则》中我学到的一个信息筛选的方法叫做可信度加权。这原本是达利欧运用在公司决策中使用的方法:即最佳决策应该是在创意择优中,按观点的可信度高低来得出。

按《原则》中的观点,最具有可信度的观点往往来自:

“(1)多次成功地解决了相关问题的人;(2)能够有逻辑地解释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

但是只依靠过往经历和业绩背书往往是静态的,过于信赖过去的经验往往会陷入盲从。而现实是动态的,所以运用可信度加权法的一大关键是及时评估,记录与调整:

比如在桥水,达利欧会使用一些小工具来及时记录每一位成员对于每次事件的观点和证据支撑,并在事后定期评估这些观点和证据的有效性,以此来达到可信度的动态调整平衡。

在信息筛选的具体运用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可信度加权法搭建迭代自己的信息源。我们可以把自己视作一家公司,而把所有信息源都当做自己的员工,通过评估,记录信息源的信息质量以动态调整我们的信息源。具体我的操作步骤如下。

搭建自己的信息源:我想了下,初始信息源包括但不限于:

a.有品牌的权威媒体

b.你可能不认识但在各大社交媒体可以找到的专业人士

c.你认识的身边觉得富有理性思维的亲朋好友

2.评估信息源的信息质量并加以记录,判断信息质量可以采用两个标准:

a.该信息源是否是这个专业的权威人士?在该领域口碑如何?隔行如隔山,在某一专业精通的人对于另一个专业发表的意见可能完全不足为信;

b.该信息源给出的信息在给出结论的同时,是否给出了足够的证据与逻辑来解释自己的观点?比起观点与结论,我更关心背后的证据与逻辑。

c.记录信息源的信息质量以便于后续调整我们的信息源体系。

3.动态调整信息源:

a.对于传播明显谣言或多次发表没有事实与逻辑支撑结论的信息源,予以剔除出关注体系。

b.对于新接触的优秀信息源,主动认识。

通过搭建-评估-记录-调整,可以达到信息源体系化的不断迭代,也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力,来加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面对此次疫情,我目前使用的信息源及建议。

1.信息源推荐:

a.腾讯新闻-较真查证平台

推荐理由:专门针对信息真假的平台,按流传信息时间排序:有每一条具体的流传说法,较真要点,查证者。偏科普向,适合分享到微信群。有直接搜索功能来判断信息的真假。

b.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人民日报.丁香园(辟谣与防护板块)

推荐理由:辟谣与防护板块是整个平台的一个子领域,丁香医生的文章兼具科普与传播性,但是没有按时间排序,没有搜索功能。

c.财新新冠肺炎疫情全纪录板块

推荐理由:财新网做为全国第一家新闻收费的媒体,在信息报道的专业客观性上有一定保证。由于财新新闻收费的缘故,可能平时关注的朋友比较少,但目前财新目前做的专题“武汉肺炎防疫全纪录”为限时免费,推荐大家关注。

2.建议:

a.面对朋友圈,微信群传播的聊天截图,文字之类,可以在腾讯新闻-较真平台搜索下是否有相关信息。如果尚无相关信息又比较在意,可以问一下发布者具体信息的来源。

b.限制自己信息的输入时间,在家也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比如每天只在特定的几个时间点看下疫情信息,限定每次看这些信息的时间,可以借助一些闹钟类工具。

给自己排日程,在家也可以做很多事:

列下我最近在家做的事情供参考:

(1)每日腹肌训练+Keep跳操+1000下跳绳

(2)每日半小时或更多时间微信读书阅读

(3)每日15分钟或更多时间冥想

(4)和爸妈,夫人聊天,一起阅读,运动,看剧,做家务

(5)陪娃一起玩玩具,讲书,跑跳,传递知识与价值观

(6)每日在CFA读书会和得到平台分享读书记录

(7)思考之前可能没时间想的问题与策略,整理思绪,加大写作输出

(8)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给亲朋好友以及各社交网络

(9)晒晒太阳,听听音乐,仰望天空

在家有些无聊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的读书笔记,相信有很多宝藏书籍。

昨天在的得到上听一本书叫《人体的故事》,其中有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人类能够从猿类进化出与黑猩猩、大猩猩不一样的物种,开始于600万年前的冰川时代。地球变冷使得热带雨林的面积大量缩小,在热带雨林的边缘地带上,有一部分猿类遇到了食物危机,找不到足够的水果,便不得不开始寻找其他的东西吃。它们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寻找植物的根茎、种子来吃。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人类进化出直立行走、相互合作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正是在面对命运的一次一次挑战中不断变得更强。尽管现实总有种种的磨难,但我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直面问题,不断改进,相信人类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祝大家健康,平安!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