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赛道之变:消费人群真的变了吗?

2020-10-18
人群一直在,因为场景变化而有了新的需求。

10月17日~18日,由创业邦主办,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指导,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支持的2020 DEMO CHINA创新中国总决赛暨秋季峰会在成都举行,峰会聚焦“大健康、大消费、金融科技、企业服务、5G”五大赛道,分别设立专场DEMO SHOW和专业领域探讨,希望通过聚集创新力量,开启智慧经济新时代的内在逻辑。

在Demo China X 惠普战Club 新商业专场上,围绕新商业、新消费、新人群等话题,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赵婧、盛景嘉成董事总经理刘迪、XVC合伙人陆宜、青锐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吴斌、GGV纪源资本执行董事吴陈尧、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熊猫资本合伙人谷承文、策源创投主管合伙人元野等9位投资人进行了圆桌讨论。部分观点如下:

1.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赵婧:我们今天谈“新商业”,和以往商业的一个很大不同是,从“渠道为王”到了“产品为王”的时代。以前只要货铺出去就有销量,一个产品可以打遍天下,现在消费者开始主动了解产品,他们有产品辨别能力,做聪明的消费决策,这也对创业者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无论是新商业还是新人群,“新”和年龄无关,核心驱动是审美能力,因为审美能力是一个不会倒退的能力,当突然有很多人审美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发生变化了。

3.XVC合伙人陆宜陆宜:“新人群”不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是否会存在某些新的技术或者新渠道,让本来已经存在的一群人建立新的连接,从而有了新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拼多多。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董占斌:我是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我们之前投的更多的是化妆品,还有一些S2B2C模式类的项目,其他嘉宾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基金。

陆宜:我是XVC合伙人陆宜,我们基金成立了四年时间,现在整体管6亿美金规模,投资主要是以早期为主,例如汽车交易领域做得比较大的交易平台,目前最大的少儿编程平台核桃编程等,我们对消费互联网和消费平台零售都很关注。

吴陈尧:我是GGV纪源资本执行董事吴陈尧,我们管理的资金规模有60亿美金左右,在消费和新零售领域投了非常多公司,包括小红书等。

刘迪:我是盛景嘉成董事总经理刘迪,我们在2014年底创立,是母基金,我们和国内、国际上很多知名投资基金都有合作,2015年开始我们也开始布局了一些直投基金。参与到TMT、商业、企业服务相关的项目投资,去年参与的10个项目有6个IPO。

吴斌:我是青锐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吴斌,我们创立五年,投了60多个项目,主要是投互联网、消费领域,今年会专注消费领域。

李康林:我是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我们基金也是主投消费的基金。

谷承文:我是熊猫资本合伙人谷承文,我们除了关注新消费、品牌以外,近期在重点关注实时交互的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新项目。

赵婧:我是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赵婧。我们是一家全球风险投资基金,1999年在硅谷成立,2006年进入中国,目前光速中国的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亿美元,主要关注消费、产业互联网、企业服务、硬科技等领域。我们曾经投了拼多多、美团点评等新商业公司,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董占斌:我们非常看重敢于自己下注的创业者,希望创业者能够有所投入。我们之前和一些BAT出来的创业者交流,发现结果不太尽如人意,他们往往年薪百万,在大公司待遇很好,我问这个项目你自己能投多少钱的时候,他不愿意出钱,最后讨价还价下来他说我出10万吧,聊到最后协议阶段又说要不我出3万吧,所以这样的项目聊到最后就没有结果了。我们之前碰到一个创业者,他那时做游戏,先卖掉自己的一套房,还没有做出成绩,又把他弟弟的房子卖掉,这时候才有一点起色,但他还是没想拿投资人的钱,于是又卖了一套房,我说这样的创业者值得我们下注,后来发现他家里是做房地产的,其实卖房顺便变现了。我想问各位嘉宾,对哪一位创业者的印象比较深刻?

谷承文:我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智能乐器的项目。之前互联网一直在讲“得屌丝者得天下”,但是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新一代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接近50%,有了这样的教育背景之后,我比较看好让大家精神、生活更加充裕,更加有时间发展个人兴趣,但同时他又结合了很多智能交互,能够更好的、更方便的去学习乐器,掌握自己的一项技能,这个方向还比较有意思。

吴陈尧:其实我也是对入行职场的杨昊比较深刻,我觉得很多年轻创业者,创业的时候会从自己身边、习惯的、日常生活中能接触的场景入手,比如大学生找工作、实习就业,这都是自己和身边朋友都有痛点的地方,但是这个项目需要连接TO B、TO C,还有教育本身的产品在里面,我觉得TO B销售过程和TO C销售的过程,其实对于一个年轻创业者和团队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虽然项目和你的场景、经历相关,但是真的做起来肯定是挑战很大的,能感觉到这个项目一定是经历过很多次的转型和升级才能到达今天的成果。

刘迪:我对做宠物的项目印象比较深。因为他在做DEMO的时候提到了一句,他做自己的品牌的时候,不是把产品放第一位,而是产品+后续的营销体系,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时间点出来创业的新品牌创始人所具有的共性,就是整合了前端的产品、供应链之后,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从原来怎么去把产品做好,变成了怎样服务好受众人群,把这些人群需求精准地反映到我的形态上来。他针对现有的宠物食品作出了差异化的改变,这也是他在创业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包括整个营销方式的迭代,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包括我们提到的自嗨锅,它区别于传统的自加热食品,它更注重渠道搭建,这些是值得新一代创业者和新品牌创业者学习、借鉴的。

吴斌:今天的这些项目里有两个印象比较深刻,一个就是卖房那位,我觉得企业家精神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彻底。知识、技能、智商都是表面的,到最关键的时刻还是要比强大的内心,如果不够彻底,在这个点上就PK不过别人,这是我们这几年的心得和过去我自己的创业心得,敢于卖房我觉得起码在彻底这一点上走出了这一步,如果他有三套以上就当我没有说。

还有就是跟前女友借钱的那一位,就是已经到了无我阶段,跟企业融为一体,根本不存在我这个人,所以我根本不在乎,管你是前女友还是其他人,我都敢借钱,所以这个高度更高一点。

李康林:我说三个。第一个就是找前女友借钱的创业者,我觉得走到极端似乎都是成功的一个必然条件。第二个就是关注校园市场的事,它的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它的社会意义是比较大的。第三个就是刚刚做宠物品牌的的,我有一个认知,就是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一定不要有代入感,有代入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事,代入感会决定很大程度你生产的产品是给类似于你这样的用户的,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品牌局限会比较明显。

赵婧:今天有好几位创业者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在消费领域,我们比较看重的创业者的几点特质,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产品、钻研产品,二是深刻理解所服务的消费者,三是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元野:我也是对于卖房创业的也很印象深刻,我觉得他所在的市场还是充满商业化机会,但他让我感觉到他在坚持自己的初心,如果在很早的时候勉强做1.0、2.0时代的商业化广告推广变现的话,我相信他的机会比现在更好,再加上他卖房的背景,他可能对产品的把握,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可能问题就是在比较复杂的环境里面,如何在商业平台上既做到增长,又做到变现,需要花更多时间来打磨和琢磨。

董占斌: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向前女友借钱的这位创业者,一个前女友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有可能变成向“前女友们”借钱。(笑)接下来说一说新商业,实际上我们说的新商业就是围绕新的人群,你要用新的产品,用新的渠道,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用到新的技术,或者说新的场景。我们就先聊一聊新人群,其实人群一直是那些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是因为场景变化有了一些新需求。大家现在关注的新人群有哪几类?

吴陈尧:人群并没有新旧的概念,它一定是连续的,每年每个人都增长一岁,男女是稳定的,所以任何一个细分群体并不是突然一天冒出来的,是每一年每一年的增长达到的。我们更多是看匹配度,就是他的这个细分群体的某个需求在当下传统产品,或是大而全的,或是传统通路没有办法满足,或是他们因为技术的变化带来新的衍生的需求,这里面每个人群都有机会。比如我是80—85后的人,可能这类人对于保健、母婴会有需求,年老群体也是一样,但是总体消费力在提升,所以我觉得每个年龄层都有很大机会,唯独是渠道上,因为年轻人有新媒体,更关注新鲜事物,所以你做这个人群比较容易触达、影响他们的心智,这块相对比较讨巧一些,其他人群就要把性价比、产品说服力做出来,需要一些时间。

陆宜:我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我同意人群不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我们更关注对“新”的定义,是否会存在某些新的技术或者新渠道,让本来已经存在的一群人建立新的连接,从而有了新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满足他们的需求。举一个例子,大家熟悉的拼多多,在中低线城市的广大消费群体,他们本来就在,但是随着移动,随着微信,把他们给带上来,变成电商用户。对于偏下线城市的婚恋伊对也是这样,人群在那边,他们在交友婚恋上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但是这个产品把他们连接起来了。

刘迪: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念书的时候,当时学西方经济学,第一课学到“理性人假设”的概念,它对于对于我们现在做投资有一定的指导,按照这个理论去剖析,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利己的,都是自私的,但是你在做决策的时候,由于你的信息不对称,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导致你决策偏差和决策失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新商业赛道,这个“新”就新在我们现在站在这样的时间点,人群受教育程度在不断地增高,而且他们在互联网上去抓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所以说面对这些新的人群是有非常充足的机会,让他们实现他们的自主决策,而不是像我们小的时候只能从电视或者报刊上来获取相关的产品信息。所以通过这些新的销售渠道,新的销售通路的建立,能够触达更新的人群,他们又有自己通过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完善,通过信息不断地抓取提出来的需求,这对于创业者来说,你就会有这样新的平台和新的服务、能力的出现,这个是我们关注的。所以我们其实更关注的是现在的Z世代或者新兴人群这部分的消费机会。

吴斌:刚才大家都讲了新人群迭代本身还没有那么快,可能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供给这块,因为经济主要是供给拉动的,包括互联网渠道端的创新,包括供应链端产品的变化。我们不能把经济想成是人群自己会自然的决定我想要什么,这个过程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就好比我们投资机构无法完全预测明年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所以这个点上不能单看人群,所以还是要看整个链条。

李康林:我觉得新商业还是新人群,其实“新”和年龄无关,重点是审美能力。因为审美能力是一个不会倒退的能力,当突然有很多人审美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其实这个市场就发生变化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核心的驱动。

谷承文:关于新人群大家都讲得比较多,我们相对也会比较关注年轻的用户,围绕着这个新人群怎么去创新,我举两个例子。

反面例子是所谓的社群经济,今天所有的新品牌都会讲我们非常重视用户,我们一定会做私域流量,我相信大家听过很多。以我自己的认知来讲,这都是站在企业者的角度,品牌当然希望拿到所有用户,但是其实大家都没有站在用户角度,就是用户为什么要加你的微信,为什么每天要在朋友圈看到你的广告。我认为品牌和用户其实应该保持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就是当他想起你的时候,能够很方便的购买或者咨询你们,这是很多人在用新模式的时候走到了一个误区,这是反面例子。

做得比较好例子是优衣库品牌,他们每一步的迭代,第一步是让用户很方便的在网上购买,第二部分做了大量内容提供用户做增值服务,第三步更关键的是他们发现可能对于服装来讲,其实用户的线下体验更重要,所以优衣库是所有服装品牌当中最早把线上线下打通,让用户能够很方便的线下提货改货等等。我们今天也会听到很多新品牌的故事,但是我认为所谓的新、旧可能还是没有回到最本质的东西。

赵婧:我们今天谈“新商业”,和以往商业的一个很大不同是,从“渠道为王”到了“产品为王”的时代。以前只要货铺出去就有销量,一个产品可以打遍天下,现在消费者开始主动了解产品,他们有产品辨别能力,做聪明的消费决策,这也对创业者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元野:我们所关注的人群和大家讲的都比较类似,年轻人群也在逐渐变老,2010年的时候就有价值观的绑架,就有人说我们30岁,根本不懂25岁的人怎么做,很多创业者两年以后他就找我们说想做靠谱的事,想做母婴,因为她自己也做妈妈了,这其实是每个人都会变化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保证绝对的观察和同理心,还是保持学习,积极了解新的年轻人的想法和文化。

董占斌:大家可能都不太愿意说人群的新旧,更喜欢说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还有机会,各年龄层的触达。90后、00后这些新的人群可能消费能力、金额可能不大,但是意愿更强,比如70后可能没有更多消费欲望了,这是严重的问题。像80后的都已经开始注重“养生”了,所以各种层次的需求确实差异很大。另外刚才还提到消费过程中的审美,国家也在提倡美育,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当然大家对于审美的认知可能是以女性用户为主,她们对于产品更敏感,在家庭也处于一种主导地位,我觉得这也是一些新品牌能够冒出来的原因。今年以来,消费领域获得融资的都是一些新品牌,消费品牌创业感觉门槛没有那么高,中国供应链非常发达,你有一些新的设计,在创意这方面只要有所突破,就能拿出一些有吸引力的产品。那么,为什么新品牌能成为大家的首选?在消费领域真的就只有新品牌可以投了吗?

赵婧:品牌今年投融资高热度,一方面是因为新的流量、营销方式帮助品牌加速,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有些成功案例在不断推高新消费公司的天花板。除了品牌以外,我们也关注电商、新型零售业态、供应链,包括消费领域里技术创新的机会。

董占斌:所以赵婧认为消费市场除了品牌,还包括整个上下游都有很多机会。

吴斌:我先从逻辑上说一下,因为整个链条有三段,要么就是品牌,要么就是渠道,要么就是供应链。供应链就是工厂,估计大家都不会投。第一个角度是,渠道和品牌的关系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渠道可以承载成百上千个品牌。第二个角度,品牌是非常有利于做人群分层的,刚才说到新人群,我觉得无非就是人群越分越细,因为以前物质不充裕,以前大家用一个东西都是一样的,现在不一样了,例如投资行业,以前没有投资人,现在投资人也分美元或人民币,也分上海的、北京的,也是分得很细,这里面品牌机会也就更多了。第三个角度,因为整个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升级,使得品牌在线上加速,因为电商的模式创新只能走线下了,速度还不如线下品牌发展得快,而且估值也逐渐按照互联网估值了,也不按照消费品估值了,所以这一点对于VC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第四个角度,投消费品领域的投资人以前大部分都是投互联网、投TO C的,现在竞争比较大,消费离互联网逻辑也比较近,就选择投资了。。所以基于这四点肯定是新品牌项目最多,获得投资的也是最多的。

董占斌:最后,请各位投资人送给新商业领域的创业者一句话吧。

元野:这是一个好的时间点,进可攻,退可守,以前社交、应用型的只能大赢,但是很难稳定;现在只要注入匠心,真正能够把产品做好,就能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品牌。

赵婧:现在是消费创业的好时代,希望大家不忘初心,做出更好的产品。

谷承文:既要有梦想,但是也要比较诚实地面对自己。

李康林:当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新商品最好的时代。

吴斌:现在创局已定,那就创业吧。

刘迪: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可以以新品牌抓住一些细分市场,但是从细分市场跑到市场前列,必然也面临新品牌冲击,希望所有创业者做好这个准备。

陆宜:从大结构来看,现在显然是资金大于资产,送给所有创业者的就是开干吧。

吴陈尧:面向未来,未来几十年可能比过去几十年,从科技的进步,从人类寿命的延长,到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巨变的时代,所以能做新就不改变旧,能面向未来就不要回顾过去。

董占斌:大家都看到各位投资人都非常看好新商业,找准定位,新商业大有可为,谢谢各位。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